图为电缆厂旧址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东、华北等主要工业区相继沦陷,中国的工业命脉面临被摧毁的威胁。为了保存实力、支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决定将沿海及沿江的重要工矿企业迁往内地大后方。这就是著名的 “工业内迁”。
电缆厂车间
昆明中央电缆厂的前身,是隶属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中央电瓷制造厂。该厂最初在湖南长沙成立,后因战事吃紧,于1938年开始向西南迁移。昆明地处西南,有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等国际通道,相对安全,且是重要的战略枢纽,因此成为内迁工业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1939年,工厂在昆明正式建成并投产。为了统一管理和体现其国家战略地位,被命名为 “中央电工厂昆明分厂” ,内部代号为 “新一厂” 。(注:“中央电缆厂”是后来更为人熟知的名称,但在早期官方文件中,多使用“中央电工厂”这一名称)。
办公室
它是当时中国唯一能全面生产电线电缆、电工陶瓷(如绝缘子)和电工钢材的综合性电工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在国内首屈一指。其产品直接服务于抗战所需的电力、通讯和军事设备,是战时后方工业体系中的骨干企业。工厂主要生产军用电话线、被覆线、变压器、绝缘子等。这些产品对于保障战时空军基地、指挥部的通讯和电力供应至关重要。一个广为流传的轶事是,工厂曾为陈纳德率领的美国志愿航空队(即“飞虎队”)在云南的机场和基地提供电线电缆等物资支持。这使得昆明中央电缆厂与这段中美联合抗战的传奇历史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仓库堆放
抗日战争胜利后,工厂继续运营,隶属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
国保碑
1950年,昆明和平解放,工厂由新中国人民政府接管。它被更名为 “昆明电缆厂” ,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继续作为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 “中国电线电缆工业的摇篮” 之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