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秋意渐浓的季节,我们邀请您踏上一场视觉与心灵的旅程,探索荷兰抽象艺术大师皮特·蒙德里安的艺术世界,我们期待在这个色彩与几何交织的艺术世界中与您相遇。
入选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名单
太原“山水骑行+”缘何受宠
秋风起,澄澈蓝天下,金灿灿、红似火、绿如翠的树叶轻舞,秋季的太原,吸引着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前不久,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评议,太原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入选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名单,系全省唯一。记者采访发现,基础设施佳、文旅资源丰、赛事氛围好等优势,成为该项目入选“国家队”的主要原因。
PART. 0 1
精准IP定位
此次公布的名单中,共有49个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上榜,太原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是唯一明确打出“山水骑行+”定位的建设地区,十分吸睛。
自行车运动是山西体育的一张名片。自20世纪60年代起,我省就成为自行车运动的训练摇篮,尤其在山地自行车、耐力型公路赛领域贡献突出。以太原为主要基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承办多项国内外赛事,培养出新中国第一批专业自行车选手,助力中国自行车运动走向世界。
近年来,我市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对西山、晋阳湖、汾河三大生态敏感区实施系统性治理,逐步推动太原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项目建设范围以太原主城区六城区为建设区,总面积为1416.05平方公里。以西山片区及晋阳湖、汾河景观带为核心区,东至太原市滨河东路,西至万柏林区、晋源区行政界线,北至汾河二库,南至晋源区姚村镇,面积为682.4平方公里,核心骑行路线全长约230公里,串联天龙山、晋祠等重要的自然人文资源,是山西省乃至华北地区少有的集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城市景观于一体的户外运动理想区域。
PART. 0 2
串起诸多美景
深秋时节,西山片区层林尽染,曲折蜿蜒的旅游公路上,骑行者的身影与秋色交织成一幅幅美丽画卷。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完善的骑行相关设施,让许多游客和骑行爱好者赞不绝口。
这个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范围核心区是太原市风景与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共有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晋祠天龙山5A级景区,5个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知名文旅资源百余处。依托“一轴一环多场地”骑行交通网络,形成“滨河串联、环山成网”格局,也成为太原市打造的一张旅游“新名片”。
“一轴”是汾河沿线城市休闲滨河自行车道,提供便利智能设施,贯通都市郊野区域,配套休闲娱乐服务,全长85公里,由77公里平面道路、8公里高架桥区构成。“一环”是东西山旅游公路,不仅是全国最美乡村路,也是赛事专业性赛道,是融合绿色生态、承载人文历史、传承三晋文化的景观长廊。“多场地”则依托玉泉山等城郊林道自然山水环境,打造多个山地自行车、越野自行车等专业运动场地,以丰富的地形吸引骑行爱好者和游客。
PART. 0 3
赛事氛围浓厚
“我们将依托现有资源,依法依规、因地制宜开展徒步、登山、露营、航空等户外运动项目。”西山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李锐介绍,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实践“两山”理念、满足群众需求的重要载体。
自2019年起,环太原公路自行车赛已连续举办四届,每年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次;还举办了不少全国性赛事,包括BMX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国际骑游大会等赛事活动。民间骑行赛事也层出不穷,举办爬坡赛,挑战赛等群众广泛参与的赛事活动;其他户外赛事精彩纷呈,国际崛围山滑翔伞赛、中国山地越野公开赛等吸引了全国队伍参赛,把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未来,该项目将围绕“生态修复+户外运动+文化体验+产业创新”四位一体发展路径,凭借优越的自然禀赋、完善的基础设施、积极的政策推动及丰富的文旅资源,通过骑行链接太原市及省内“+山地、+低空、+水上”等户外运动,扩展“+文旅、+乡村振兴、+康养、+研学”等相关产业,让骑行运动成为真正连接城乡脉搏、引领绿色生活的纽带,也让太原成为连接华北、辐射全国的骑行运动热点门户城市。
【来源:太原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