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肥出发,高铁一坐,屁股还没坐热,人已经到郑州东了。
出站一抬头,楼一排接一排,风一阵一阵刮在脸上,心里就想,忙的城市到了。
地铁口人多,脚步快,说话也干脆,问路两句,回一句“往前走,右拐就到”。
这股劲,像烩面上桌,先来一大碗,先吃再聊。
二七广场站一出来,二七塔立那儿,红砖绿瓦,像个老伙计。
塔为啥立在这,讲的就是那次京汉铁路工人起义,二月七日,工人流血,城市记在心里。
塔下风铃响,地摊一溜排开,烤肠香味一股一股往鼻子里钻,人群翻滚又不乱。
河南博物院也得去,预约码一刷,门一开,凉气一股脑扑过来。
展柜里那支骨笛,挖出来都几千年了,吹一吹,想想当年谁在河边练指法。
妇好鸮尊站那,眼睛圆圆的,谁看谁点头。
莲鹤方壶身上花纹绕着转,盯久了脑子里就只剩下一个字,稳。
中午肚子敲鼓,郑州人吃饭不拖泥带水。
烩面来一碗,面条宽,汤重,羊肉几片一压,香气顶脑门。
胡辣汤端上来,胡椒一冲,眼睛都醒了,油条掰一截往里一丢,汤一裹,嘴里就踏实。
郑州人说话有棱角,做事有时间点,哪怕打车师傅也会说,走不走,这条堵,另一条快点。
这股子劲,不绕弯子,路直心直。
郑州好玩还要出城转一圈。
黄河景区在北边,风大,天开,人站堤上看黄水,心里就有股子硬气。
登封少林寺远一点,车开起来就像唱歌,山一座接一座,寺门一过,钟声一响,脑子就慢了半拍。
少林有达摩的故事,面壁九年,禅和拳在这儿打过照面。
门票不便宜,人多时更磨人,早去不挤,晚走不烦,脚下台阶多,鞋得软一点。
郑州的酒店好找,郑州东站周边新,会展区域整齐,地铁口多,晚上吃饭也方便。
二七广场那边旧,可逛夜市,有老味道。
手头紧的住快捷,干净就行,手头宽的住高层,窗外夜景一眼望过去,心情就顺。
说到车,河南玩起来还是自驾顺手。
郑开大道笔直,油门一踩,半小时多就能把两地串上。
郑州景点散,黄河在北,嵩山在西南,郑东新区在东,打车来回荷包叫苦,自驾一拐就到。
不开车也能走,郑开城际班次多,地铁接驳顺,城里打车软件一按就来。
就是节假日叫车慢,早起还快点,晚了就排队。
开封一进城,气口就慢下来。
鼓楼底下吆喝一阵一阵,笑脸多,手一挥,客人就跟上桌了。
摊主递菜的手不慌不忙,问一句吃不吃辣,端一碗杏仁茶,甜香一口就能放松。
开封城底下还是城,城摞城的老底子,不夸张,是黄河水和岁月一起压出来的。
龙亭这块地势高,皇家的台基还在,走在廊下听导游说北宋迁都到汴梁,想到夜里万家灯火,心里就像灯被点亮。
大相国寺钟声沉,香烟绕梁,传说李白曾在这饮酒赋诗,想起就多看两眼。
铁塔颜色黑一点,是琉璃砖经风打雨晒出来的老样子,北宋留下的硬骨头,站得稳。
包公湖边风一吹,湖水一片光,包公断案的故事讲不完,开封府里一声惊堂木响,游客都站直了腰。
清明上河园是个大玩具。
白天看画活了,夜里看灯开了,走桥过水,看快闪打擂,想起《清明上河图》里船来船往,耳边就像真有桨声。
要省钱就挑夜场,人没那么多,票价也舒服点。
小宋城是吃货的窝。
灌汤包一挑,汤就走,筷子划拉一圈,心里怕烫嘴,还是要咬小口。
鸡血汤一碗,热气直冒,胡辣味淡一点,喝了身上就暖。
羊双肠、桶子鸡、炒凉粉一上,筷子停不下来。
开封人嘴甜,招呼热,喊着哥来碗汤,姐再来个包,手上动作还快,心却不慌。
郑州像大船,人和事往前推,讲效率,讲准点。
开封像老巷,风一吹,茶一杯,先聊两句,再慢慢来。
一样的是实在,一样的是好客,不一样的是步子快慢。
两城来回,站也要分清。
郑州东是高铁大头,车次多,进出快,去新城区住这边省心。
郑州站在老城,地铁方便,夜市多,就是车次没有东站多。
郑州西站车少,别手滑买错,不然费时间。
去开封就看开封北,城际多,打车进鼓楼不久。
开封站是老站,普速车多,位置倒是正,出站就能闻到夜市味。
宋城路站靠景区,行李不多下这挺舒服。
两城公交都能坐,就是转车多,时间拖长,不赶时间可以试试,坐着看看街景也不亏。
住开封别往古城心子里钻。
小巷多,单行多,停车位紧,车多时一脚油门能打瞌睡。
车停城门外停车场,人骑小电驴进城,风一吹,胡同一穿,玩得自在。
鼓楼、小宋城、清明上河园走路就能串,晚上回去也有人气,安全感足。
郑州这边,郑东新区住着省事,早上去博物院,下午去黄河,晚上回来看灯光,时间掐得稳。
工作日去,票好拿,床好订,摊主还能和你唠两句家常。
节假日就像下饺子,醒得早还能挤出条路,起晚了就跟着队伍走。
吃饭先看价签,开封夜市称重海鲜要看秤,先问价,再下手。
少林寺外面的小摊说“内部价”,脚底一拐就进去了,耳边风一吹就散了,别信,走正规门。
黄河景区电瓶车、摆渡车分好几段,问清一次买到头,别一段一掏钱,掏完了才后悔。
河南博物院要预约,早上刷更稳,去晚了多刷两次,有人退票就能捡漏。
清明上河园演出时间表拍一张,几点打擂,几点上大船,按表走,不走冤路。
胡辣汤有牛肉有素,有店加粉条,有店加油豆腐,先要小碗试味,再加码,省钱也省心。
灌汤包别一口闷,轻轻咬小口,汤先走,肉后到,舌头不会被烫哭。
喜欢历史就把朱仙镇排上。
岳飞祠安安静静,墙上满是“还我河山”,木版年画一张张挂墙上,年味一下子就来了。
喜欢书香就去相国寺后街淘旧书,小店里翻两本,店主抬头一笑,价钱好商量。
喜欢拍照就去龙亭湖边看日落,水面一层金,风一片软,照片不用修就好看。
两城花销不算狠。
早餐十来块就能吃饱,正餐人均五六十也能吃好,想吃大菜也有老店,口味厚道,不骗嘴。
带娃就挑有游乐的小广场,郑州CBD有喷泉,开封清明上河园有杂耍,孩子不闹,大人不累。
下雨天就调换一下,博物院、开封府、大相国寺这些都有屋檐,路滑慢点走,鞋跟别太高。
太阳狠的时候带个帽子,黄河边风大,披个薄外套,别被吹感冒。
带点现金也行,夜市有时扫不了,零钱在手,摊主笑得更开。
说到底,郑州像大哥,干活快,说话直,靠谱是本事。
开封像老邻居,招呼勤,慢条斯理,留人靠人情味。
两个城市挨得近,味道却各有一口。
路好走,人好相处,吃得顺,住得稳,这趟出来,心里就认了个理儿。
城有脾气,才有记忆。
人有味道,才有回头客。
下次还来,还是挑工作日,还是早起,还是先把肚子腾出来,再把眼睛喂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