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护城河畔的悠闲日常。 摄影/泡鱼儿
从诸葛亮隐居的隆中到孟浩然踏青的鹿门山,从汉江湿地上的月亮湾到唐白河畔的粉黛花海,在襄阳,一场静悄悄的“公园革命”正在改变这座千年古城的生态版图,成为年轻人向往的“公园天堂”。

《襄阳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 图源/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推开窗,是岘山的青翠;走出门,是汉江的波光,你有没有发现,襄阳的公园越来越多,越来越漂亮?而逛公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襄阳人的日常。
11月3日,襄阳最新公布的《襄阳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批前公示,描绘了一幅“百园之城”的壮丽蓝图。从历史名山到社区角落,从汉江沿岸到城市新区,公园正在成为襄阳最生动的城市表情。
鱼梁洲的金色沙滩,已成为襄阳新一代的网红地标。 摄影/泡鱼儿
01 襄阳“看海”,鱼梁洲的别样浪漫
谁能想到,在内陆的襄阳,竟能体验“海滨假日”?鱼梁洲的金色沙滩,已成为襄阳新一代的网红地标。
周末的鱼梁洲,总能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年轻人在细腻的沙滩上散步,孩子们在浅水区嬉戏,夕阳下的“滨海”风光,让人恍惚间置身热带海岛。
“马尔代夫襄阳分夫”这个戏称的背后,是襄阳人对自己城市的全新认知:我们不再只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充满活力的时尚之都。
更让人惊喜的是,鱼梁洲还是周末露营的天堂。傍晚时分,草坪上支起一顶顶帐篷,串灯在暮色中闪烁,烧烤的香气随风飘散。从白天的“海岛度假”到夜晚的“星空露营”,鱼梁洲让襄阳人在家门口就能体验诗和远方。

夕照仲宣楼已成游客经典打卡机位。 摄影/泡鱼儿
02 古城新韵,护城河边的诗意生活
阳春门公园的荷花,是襄阳人心中最美的夏日记忆。每年盛夏,护城河边的荷叶亭亭如盖,粉荷点缀其间,老人们在树荫下对弈,孩童在岸边嬉戏。这里的慢生活,仿佛从未被时光改变。
不远处的荟园,则是观赏仲宣楼夕照的绝佳位置。当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古老的城楼上,倒映在护城河中,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摄影爱好者们早早架起三脚架,等待那最美的一刻。
而凤林古渡,则让人想起王维笔下“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的壮阔。站在古渡口,远眺汉江,仿佛能看见千年前诗人临江远眺的身影。如今,这里已成为市民感受历史、亲近自然的又一好去处。

岘山森林公园人文历史悠久,已建成多条绿道线路。 摄影/泡鱼儿
03 岘山秘境,在历史遗迹中寻幽探胜
岘山森林公园的魅力,远不止于健身步道。在这里,你可以在南宋李曾伯摩崖石刻前驻足,辨认那些历经八百年风雨的文字;可以在岘山寺遗址旁静坐,想象昔日香火鼎盛的景象。
但最令人神往的,还是凌晨结伴登扁山看日出的体验。周末的凌晨四点,岘山最高峰扁山的山路上,登山者的头灯连成一条蜿蜒的星河。登顶后,东方渐白,汉江如带,整座襄阳城在晨曦中慢慢苏醒——这是属于襄阳人的浪漫。
这些历史的碎片与自然的壮美交织在一起,让每次岘山之行都变成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月亮湾公园是襄阳市区最大的汉江湿地公园。 摄影/泡鱼儿
04 遗址新生,在土地上感受历史脉搏
邓城遗址公园虽无城墙,却更有历史的厚重。漫步在这片土地上,脚下是沉睡三千年的邓国故都,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时光的记忆。
这里没有恢宏的建筑,只有起伏的地势和茂盛的草木,但正是这种质朴,让人更能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分量。春天,遗址上的野花盛开,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水淹七军公园,那里再现着三国风云;还有普陀沟公园,作为一号公路起点,已经成为骑行爱好者的天堂,油菜花季时,花海中的骑行队伍成了最美的风景。
红叶绿荫掩映中的城市隐约可见。 摄影/泡鱼儿
05 全域公园,每个转角都有惊喜
襄阳的公园建设,正在打破传统的边界。
高新的十二公园连珠,让这个产业新区变成了生态新城。店子坡、董庄、黄坡等公园如绿色珍珠般散落,连山湖公园更是成为区域生态核心。在这里,科技与自然完美共生。
襄城守护“古城韵味”。长门公园、临汉门公园守护着千年城墙,中华紫薇园、花城公园则用绚丽的色彩装点着古老的土地。
东津展现“未来气象”。楚山公园、汉江公园、体育公园,还有浪漫的鹿鸣爱情主题公园,共同构筑起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心的绿色骨架。
襄州凭借“网红体质”出圈。浩然公园的“孤独一棵树”引发打卡热潮,洪山头公园的粉黛子和向日葵,成了季节限定的视觉盛宴。

洪山头公园,一名女子奔向粉黛子花海。 摄影/泡鱼儿
06 公园革命,重新定义襄阳生活
在襄阳,公园正在经历一场身份的革命。
它们不再是单纯的景观,而是新型的生活空间、社交场所、文化载体。
清晨的岘山,银发长者与晨跑青年在绿道上擦肩而过;午后的阳春门公园,赏荷的游客与下棋的老人在树荫下各得其所;傍晚的荟园,摄影爱好者与散步市民共同欣赏仲宣楼夕照;凌晨的扁山,登山者们共同期待一场日出盛宴;夜晚的鱼梁洲,露营的年轻人围着篝火畅谈理想。
周末,年轻人的休闲方式变成了“刷公园”:去浩然公园的那棵“孤独树”下拍照,到洪山头公园的粉黛花海中漫步,在普陀沟公园开启骑行之旅,来鱼梁洲体验“海岛假日”,到凤林古渡感受诗意汉江,去邓城遗址触摸历史脉搏。
公园,正在成为襄阳最具活力的城市客厅,也是这座城市最生动的表情。

市民骑行在花香四溢的公园里。 摄影/泡鱼儿
未来已来。根据规划,团山、王湖冲、唐白河等郊野公园将陆续建成,襄阳的公园版图还将继续扩大。
到2035年,襄阳将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届时,襄阳人或许会这样介绍家乡:“我们这里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公园多了点——而且,还能在内陆'看海',在古城赏荷,在汉江寻诗,在遗址怀古,在山顶迎日出。”
从诸葛亮的草庐到孟浩然的鹿门山,从关公水淹七军的古战场到鱼梁洲的白色沙滩,从王维的汉江临眺到今日的凤林古渡,从李曾伯的摩崖石刻到凌晨扁山的日出云海,襄阳正在把深厚的历史文脉,书写在绿色的现代画卷上。
这座千年古城,用公园重新定义着城市的价值,用绿色描绘着自己的未来——而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这幅画卷中最生动的笔触。
(本文作者系旅游自媒体,省级摄影家协会"文艺两新"委员,二十余年旅行经历,专注文旅创新观察。文中观点为作者基于公开信息的解读,仅供交流与理性讨论,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