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华南的儋州,心里那句实话就冒出来了。
确实比网上说的还要好。
落地海口,美兰机场出来,左手是高铁,右手是租车柜台。
去儋州这事,真心建议自驾。
景点散,公交少,网约车白天还行,晚上就靠缘分。
车上了G98,路况顺,两个多小时就能到那大镇。
不想开车也能坐西环高铁。
有两个站要记清,一个是儋州站,一个是白马井站。
去那大镇、东坡书院、中和古镇、蓝洋温泉,选儋州站更省事。
去海边、白马井渔港、看海花岛外景,白马井站更顺路。
别下错站,不然就是翻倍打车费。
到了城里就明白这地方的节奏。
街上不吵,树荫多,店门口摆着塑料凳,风一吹,人就不想走。
早点铺一开锅,香味就把人叫醒。
先说人文。
东坡书院是个正经地方。
宋徽宗年间,苏东坡被贬到儋耳,也就是现在的儋州。
他在这里讲学,开书院,教书习礼,安抚人心。
院里有红墙绿瓦,也有“东坡井”,传说他当年饮过这井水,说水甘甜。
石碑不少,字迹不狂,气息很稳。
清晨去最好,阳光斜打在屋檐上,树影把地面切成一块一块。
安静,风里能听到鸟叫。
走一圈不急,半天差不多,院里有小卖部,水和凉帽都能买到。
鞋别穿太新,砖地有点滑。
从书院出门,车开去中和古镇。
这地方以前是老城治所,兴过好几百年。
城门还在,石墙有缝,指甲能抠出泥。
街上铺青石板,房子是木梁结构,门楣上多半挂着灯笼。
文庙在镇里,孔子像不大,院里有老树,树下有棋摊。
长凳坐一会,耳边是乡音,话题离不开天气和收成。
早点摊子很实在。
海南粉一碗,白的,圆的,滑的。
桌上有酸豆、花生碎、蒜水、辣椒,按手感拌。
一口下去,味不重,脾胃舒服。
有人爱抱罗粉,这里也有摊子卖,味道看师傅手艺,不用纠结流派。
再来一份儋州粽。
这里的粽子个头扎实,包成长条,切开能看到五花肉和咸蛋黄。
咬一口,糯米有嚼劲,油香不腻。
中午热,城里躲会儿,等太阳往下落,再去海边。
光村银滩好找。
路是直的,椰子树在两边排队,海在前面铺开。
沙子细,坡度缓,脚丫往里踩,咯吱咯吱的。
浪不高,颜色干净,孩子在近岸玩水安全感更足。
海边小店不多,备点水,带个垫子,遮阳帽一定要带。
日落来了,云边被烤成橙色,渔船慢慢往回飘。
拍照不用滤镜,天会把活儿都干了。
海边玩归玩,人得记住海是有脾气的。
别下深水,别离岸太远,看到黄旗红旗就老老实实上岸。
水母季节穿个薄防晒服,腿上不留疙瘩。
想看海鲜市场的热闹,就去白马井渔港。
清早五点多,码头开始吵。
鱼箱一箱箱往岸上抬,冰块哗啦啦往下倒。
买海鲜先看秤,先问价,再称重,写个小条放心点。
加工找边上小店,蒸最稳,煎最香,辣炒下饭。
加工费问清楚,按斤算还是按盘算,别到结账才涨嗓门。
吃饱了,散步走走,风里都是咸味儿。
想找个阴天的去处,石花水洞特别合适。
溶洞凉,灯光打在钟乳石上,像是石头在长头发。
地面湿,鞋底要防滑。
洞里回声大,脚步声都拉长了。
走一圈四十分钟左右,慢点看形状,会觉得这些石头活了好几千年。
晚饭后,蓝洋温泉可以安排上。
池子多,树荫厚,水温从低到高挨个试,身上那点风吹的湿气,泡一会就散了。
设施有新有旧,干净度看工作人员巡不巡,冲洗一定认真点。
说吃的,再打开一本小账。
海南粉当早餐最稳,十来块就能顶一上午。
清补凉解暑,椰奶和冰碰一起,脑袋上的火就灭了。
长坡擂茶是本地招牌,芝麻花生先烘香,放进瓦钵里捣,越捣越香。
加进野菜和米花,喝一口,嗓子眼儿里是坚果味,胃里是温热感。
东山羊来了,汤清不膻,肉弹牙。
点半肥半瘦,锅里滚上两分钟,蘸点小料,牙齿就开始帮忙。
椰子鸡也有,椰香往上冒,鸡肉嫩,汤里加点稻米粉,能光一大碗。
海鲜量力而行,新鲜就好,花头太多的店走开,明码标价的店坐下。
住哪里,分人。
那大镇商务酒店多,价位厚道,房间干净,出门就有粉店。
白马井靠海,海景房看海舒服,风大,湿气重,空调要能除湿。
光村银滩民宿少,想清静就提前订,确认热水和网络,别到店才发现只能看星星。
温泉酒店老一些,泡池多,挑新楼层,阳台别对池边,晚上会有笑声。
带孩子一家四口,建议两晚。
第一天上午东坡书院,下午中和古镇,傍晚光村银滩看日落。
第二天清早白马井渔港买海鲜,午饭加工,下午小睡一会,傍晚泡温泉。
要是三天更舒服,第三天加石花水洞,慢慢来。
时间怎么把握更顺。
书院和古镇放早上,光线好,人少。
海边放傍晚,日落最美,温度也顺人。
渔港看日出,五点半到位,八点收摊。
温泉放晚上,九点前进池,十一点出水就睡。
说到钱,给点小算盘。
周一到周四,房价好看,人也清爽。
节假日别硬冲,车堵,人挤,服务跟不上,心情容易拧巴。
租车要早订,取车拍照,四个角都拍,玻璃也拍,回程加满油还车,省心。
路上测速多,标牌写多少就按多少,别让假期变分数。
海鲜省钱有技巧,市场买,店里加工,清蒸最不踩雷。
买水果认本地当季,菠萝蜜一小盒就行,龙眼荔枝看新鲜再下手。
说到坑,摊开来讲清楚。
海边摆摊有临时价,先问清单,再点菜,不签就不炒,心里有底。
“海景第一排”的房,照片角度很会拍,预定前让老板发窗外实拍,白天夜晚各来一张。
海花岛这边的配套有时开有时关,去之前打电话问清,别跑一趟只在门口合影。
天气是老大。
四月到六月热,下午雷阵雨来得快,背个小雨披,包里放个塑料袋,手机先照顾好。
十月到三月舒服,风大,海面不躁,北方人来躲冷很适合。
太阳毒,出门防晒衣,防晒霜,帽子,墨镜一套整齐。
腿上抹点驱蚊水,晚上海边不招惹小蚊子。
导航别全信,村道会带人走小路,小路会有牛,牛看人,人看牛,互相打招呼就行。
停车别占人家宅门,留个号码,心里也安稳。
拍照别踩菜地,椰子不是随便捡,掉下来砸到脚,医药费不讲价。
想带点纪念品,别买一堆海螺壳,背回家就落灰。
买点东坡书签,小陶杯,小木刻,轻,实用,还能想起这段路。
再讲讲历史这口气怎么接下去。
苏东坡到这边,不抱怨,他就把书院办起来,把讲堂开起来。
门生里有黎族青年,大家围着坐,一人一口问,一人一句答。
后来有人说,海南文化那条线,到了这就开始正儿八经接上中原。
中和古镇那堵墙,就是时间写的字。
石花水洞那滴水,就是地球写的字。
东山羊那锅汤,就是风土写的字。
这些东西,慢慢看才有味。
再回到出行方式,最后再强调一回。
儋州最适合自驾。
书院在一边,古镇在一边,海在最远那边。
公交不够用,打车靠运气,半夜就更难叫。
自驾把时间握在手里,遇到好看路边就停,听到好吃就上桌。
不自驾也能玩。
高铁到儋州站或白马井站,出站直接租车或约车,集中玩一片,别跨太多点,脚步就不会乱。
这趟走完,心里的地图清了。
城在里头,海在外头,书在心里,胃在满足。
人来这,不用装,不用赶,按着太阳走,按着肚子停。
儋州就这样,不热闹不吵闹,风往树上吹,潮往岸上拍。
吃上一碗粉,喝一口擂茶,脚边是一地影子,肩上是一身轻。
回去那天,车子上了环岛高速,后视镜里还是那片海。
嘴里蹦出一句老话。
值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