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国宾馆这地方,在北京西边玉渊潭公园附近,说起来挺有来头的。最早得追溯到金代,那时候金章宗完颜璟在那儿筑了个台子钓鱼,所以叫钓鱼台,算下来有八百多年历史了。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看上这块地,疏浚了玉渊潭的水,还建了行宫,当成皇家园林用。乾隆那会儿题了“钓鱼台”匾额,园子就更正式了。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为了庆祝建国十周年,接待外国元首,政府选了这地方扩建国宾馆。周总理亲自过问,建筑师张开济领头设计,边画图边施工,用了一年多时间,1959年9月就建好了。
整个园区42万平方米,湖水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里面有17栋接待楼,从二号楼到十八号楼,没设一号楼和十三号楼,十七号叫芳菲苑,四号叫八方苑,体现平等啥的。
建好后,第一批客人是苏联的赫鲁晓夫、朝鲜的金日成、越南的胡志明,他们还在那儿种树留念。从那以后,这地方就成了中国外交的重要场地,接待过14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像尼克松、普京啥的都住过。
说起安保,这地方确实严。网上不少人传24小时武警守卫,是不是真的?从可靠资料看,是真的。钓鱼台国宾馆隶属外交部,安全级别高,警卫工作由中央警卫局负责。
1966年左右,加了围墙,墙上装电网,东湖边拉带刺铁丝网,北门还有大照壁,写着“为人民服务”。这些措施是为了加强防护。现在的安保体系更现代化,有立体监控,入口有身份验证系统。
武警北京总队有专门支队负责这儿,战士们手持武器,岗哨间距短,确实是全天候值守。为什么这么严?因为这儿不光是酒店,还是国家形象的象征,接待的都是国际要员,万一出点事影响太大。
资料显示,每栋楼都有独立安保配置,工作人员包括清洁工和厨师都要过政审,三代背景得清白。厨师长甚至有枪械证书,这不是开玩笑的。安保不是摆设,是实打实的,24小时有人盯着,确保万无一失。
谁能住这儿?普通人想住?门儿都没有。钓鱼台主要任务是接待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头头,70%入住者是这类人。剩下的25%是跨国企业大老板,但得证明公司年营收过千亿美元,还得走审批。5%是联合国官员啥的。
想住得有三种渠道:一是外事渠道,外交部发入住许可,2019年只发了37份;二是商业包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批,每小时会议厅150万起,不含住宿;三是特殊邀约,像诺贝尔奖得主或奥运冠军,能收到国管局邀请。
富豪捐款想住?不行,这儿不认钱,只认国家信用。1980年改革开放后,钓鱼台开始对社会开放部分楼宇,自负盈亏,不靠财政拨款。但开放是有限的,得有接待任务空闲时才行,普通人还是难进去。审核涉及背景检查,政治、刑事记录都得过关。网上有说部分区域对外,但得提前预定,通过审核。实际操作中,门槛高得像登天,比拿诺贝尔奖难。
住一晚多少钱?这问题问得直接,但答案不简单。因为钓鱼台没公开价目表,不走银联系统,用央行特别通道结算。费用算在国家账本上,对元首来说等于免费,由外交部礼宾司出。
商业客人得掏钱,2021年数据看,分四个档次:标准间针对普通外宾,每晚8800元,配基本岗哨;元首楼如12号或18号,每晚68000元,有防弹浴室和逃生道;总统套房在18号楼芳菲苑,每晚288000元,带专属厨师队。
全馆包场?每天880万起,得提前一年报备,动用2000多警卫。为什么这么贵?除了位置和历史,隐藏成本高。每间房每天消毒5000元以上,用航天级技术;餐具纯银打造,清洗消毒800元一套。18号楼东方厅有20米长苏绣长江图,每天保险费3万。
1980年开放时,标准间298美元一天,总统套房3998美元,那时候人民币值钱,现在换算得翻倍。2004年有报道,18号楼总统楼一天5万美元,合人民币几十万。这些价格不是固定,视情况调整,但对真能住的人,钱不是重点,是资格。
钓鱼台为什么特殊?不止是建筑和安保,还因为它见证了中国外交史。1959年建好后,第一位客人是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从尼克松1972年访华住18号楼,到普京豪饮茅台,这儿记录了无数大事。
园内古树从苏州移植,金砖从故宫拆来铺路,融合中西风格。里面收藏数千件明清书画、瓷器、家具,很多是捐赠。餐饮也牛,国宴级,佛跳墙啥的用纯银器盛。
环境上,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秋天银杏林金黄,游客门外拍个不停。钓鱼台不光是宾馆,还是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0周年时被赞为外交要地。
管理上,自负盈亏后,效益年年涨,但竞争压力大,新酒店多,它靠“老干部”形象和特色服务撑着,像国宾车队、茶艺表演啥的。总的说,这地方代表国家尊严,不是有钱就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