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现代史中,甘肃会宁是红军长征的见证者——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这里会师,标志着长征的伟大胜利。因此来会宁旅游,一定要去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打卡,来一场催人奋进的红色旅程。
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位于会宁县会师镇会师南路,主要建筑包括始建于明代的红军会师楼、文庙大成殿、三军会师纪念塔、长征将帅碑林和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走入纪念馆,九位红军领导人的铜像伫立在大厅正中,他们身姿挺拔,目光坚定,整个雕塑气势恢宏,让人精神为之一震。
馆内藏品大约1400件,以“红军长征胜利”为主题,详细介绍了红军从1934年10月自江西出发,至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行走二万五千里,历经十一个省的英雄史诗。
馆内展示了详细的长征路线图,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来说,这些路线是教科书中的文字,是电影中的镜头,对于亲历长征的战士来说,却是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在敌人的“围剿”中面临的最凶险的生存考验。
红军骑过的马鞍和马镫静静陈列在展柜里,它们带着斑斑锈迹,静静诉说着战士们在长征途中经历的每一场战斗,他们陪着战士“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是战士们最忠诚的伙伴。
会宁古城的复原场景让人有如临现场之感,站在这里仿佛可以看到当年红军战士在古城中与敌人周旋,最终实现胜利会师的场面。
会宁会师前后,红军和敌人发生过多次战斗,大墩梁阻击战是会师后的第一战,887名红军将士英勇牺牲,写下了长征史上英勇悲壮的一笔。
巨大的油画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会师联欢会的盛况,画面中红旗招展,人群欢腾,会师楼静静伫立在不远处,见证着让人欢欣鼓舞的历史瞬间。
会师期间,会宁人民倾其所有,积极支援到达红军,仅征集带走的粮食就有近500万斤。红军临走时也留下了身上仅存不多的钱财衣物、生活用品等。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将个人藏书《康熙字典》赠予了会宁枝阳完小。
微缩景观还原了会师前后的战斗场面,在武器装备落后的条件下,红军战士奋勇杀敌,修筑简易工事,阻击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三军会师纪念塔高高耸立,记录着可歌可泣的长征历史,承载着勇于牺牲奉献、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来甘肃会宁,打卡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回望长征路,感受激情澎湃的红色岁月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