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市税务局_工作动态】
11月3日,《中国税务报》B1版发表文章《荻港村:桑基鱼塘气氤氲》,报道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荻港村,这座深藏于桑基鱼塘间的古村落,荣获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背后的故事,湖州市南浔区税务局干部循着秋日里的缕缕桑香,探寻这个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荻港村:桑基鱼塘气氤氲
太湖南岸、大运河畔,镶嵌着一颗水乡明珠,它就是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的荻港村。这座深藏于桑基鱼塘间的古村落,何以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我们循着秋日里的缕缕桑香,探寻这个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来一次“水乡奇遇”
鱼塘星罗棋布,桑树郁郁葱葱,是这座古老的文化名村留给我们的最初印象。走在塘边,波光粼粼的水面下鱼儿时而潜水遨游、时而翻转跳跃,构成一幅生动的水乡图景。
始建于南宋的荻港村,京杭大运河的支流穿村而过。“倚港结村落,荻苇满溪生”,荻港因此得名。如今的荻港村,青石板路、白墙黛瓦,纵横交错的河网、鳞次栉比的老宅,一切仍保留着质朴的模样,古风乡韵随处可见。千百年来,这里的村民依托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形成了一套零污染、低投入、高产出、可持续的桑基鱼塘生态系统。
在荻港村,村民们依然遵循着祖辈传下来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这套古老的智慧深深植根于对自然的尊重,至今依然充满活力。
荻港村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这是桑基鱼塘生态模式历经千年不衰的主要原因。村子有桑基鱼塘核心保护区1007亩,构筑了一个良性循环、生生不息的生态农业典范。古老的桑基鱼塘,如今已不再是书本里静态的“文化标本”,而是通过现代化手段,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可体验的活态文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走走停停间,我们体会到了农桑故事里的智慧。如今的荻港,最难得的是既守住了老底子的魂,又增添了新发展的活力。
奏一曲“文旅新声”
依托桑基鱼塘文化,荻港村这几年发展起特色农文旅产业。今年国庆假期,荻港村以“鱼跃国庆·月满桑塘”为主题推出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凭借独特的水乡风情和趣味盎然的互动项目,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热门打卡地。整个假期,荻港的游客接待量突破10万人次。
这几年,湖州荻港徐缘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的荻港渔庄,从最初的渔家菜农家乐起步,逐步发展成集休闲度假、生态农业、文化体验、研学教育等为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体。我们与这家企业的总经理倪威交谈时,他介绍说,企业目前有600多名员工,其中九成来自本村,每年为当地解决约1000吨农产品销售问题,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带来超百万元收入,还带动了周边民宿、文创店等的发展,并吸引不少境外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今年以来,在国家税务总局湖州市南浔区税务局干部的辅导下,荻港渔庄等已成功申请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优化游客购物体验,为提升村里的旅游服务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荻港村,这个古老的江南水乡,带着桑基鱼塘的千年传承,从历史中走来,并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