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路过千秋步行街,总要下意识放慢脚步。曾经被人群裹挟着往前挤的街巷,如今连落叶都能在路面上安静翻滚,那些藏在砖瓦缝隙里的烟火气,和一代人的青春一起,渐渐沉淀成了时光的注脚。
谁还记得它当年的“顶流”盛况?街旁的服装店、鞋店,路边炸串摊的油星滋滋作响,裹着孜然和辣椒的香气能飘三条街;服装店的玻璃门被推得不停晃动,鞋店老板笑着招呼试穿,货架上的新款总被翻得整整齐齐;就连门口卖烤红薯的大爷,铁皮桶上总堆着冒热气的红薯,手糙得像树皮,递红薯时却会细心地裹上两层油纸。周末的步行街更是热闹非凡,大人牵着孩子挑衣服选鞋子,情侣在鞋店前相互参谋,小贩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大排档的喧闹声交织在一起,织就了最鲜活的市井图景。那时的步行街,是天长人心中的“快乐星球”,每一寸石板路都印着匆忙又雀跃的脚印。
变化是悄悄发生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街旁的服装店、鞋店开始陆续换了招牌,曾经热闹的店铺变成了无人问津的杂货店。电商的兴起、新商圈的崛起,像一双无形的手,把人流慢慢从这条老街引向了别处。如今再走进去,多数店铺都挂着“清仓甩卖”的牌子,少数还在坚守的服装店、鞋店,老板也只是坐在门口晒太阳,见了客人也少了往日的热情吆喝。偶尔能碰到几个和我一样怀旧的人,站在曾经熟悉的店铺前驻足,眼里满是物是人非的感慨。
可冷清不代表遗忘。那条街藏着太多人的青春密码:是第一次用零花钱给同桌买生日礼物的羞涩,是和好友分享一串炸串的欢喜,是陪父母买过年新衣时的期待,是青春期偷偷和暗恋的人“偶遇”的心跳。那些烟火气里的温暖,那些喧嚣中的欢喜,早已刻进了一代人的记忆里,成为无论走多远都能想起的“故乡味道”。就像街角那棵老梧桐树,虽然叶子落了又长,但它见证过的那些热闹与温情,从未真正消散。
千秋步行街的盛景渐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许多城市老街的共同宿命。它或许不再是如今的“顶流”,但那些藏在街巷里的青春烟火与回忆,永远是天长人心中最柔软的角落。烟火会渐远,但回忆从未凉透,这大概就是老街最珍贵的意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