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24亿建造,四年亏损超10亿,日均游客不足20人,曾经宏伟的文旅蓝图如今变成沉重的财政包袱。
青海省旅游投资集团,一家曾喊出“三年投融资百亿,五年上市”的省级国资文旅平台,不久前宣告集体破产清算。
这家“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省属文旅国企,在干光4.8亿注册资本后,留下了一地鸡毛:高管团灭、2371万投给无产权营地、收购资不抵债公司倒贴3000万。
几乎同时,张家界旅游集团陷入困境,其核心项目大庸古城总投资24.43亿元,试营业以来持续亏损,如今已濒临破产。
一、繁华表象:旅游热潮下的破产危机
当下的旅游市场看似火热,但越来越多的文旅企业却陷入困境。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75亿,同比增长26.4%。
然而,与游客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家知名文旅企业纷纷陷入亏损甚至破产的境地。
青海旅投的破产绝非孤例。截至2025年6月23日,企查查显示,青海旅投共存在5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23亿元。
在云南、张家界、桂林、西安、大连、西藏等地的文旅公司,个个都处于困顿期。截至目前,有4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一季度财报,其中有25家营收负增长,占整体的56.8%。
甚至连航空公司都被拖累,南方航空、中国东航、中国国航,今年一季度分别亏损7.47亿元、9.95亿元、20.44亿元。
一、败因探究:人造古城的“先天不足”
众多文旅项目的失败,从规划阶段就埋下了伏笔。盲目跟风、缺乏创新,导致“千镇一面”的局面。
大庸古城从立项到开工仅用了3个月,计划550天工期,缺少必要的可行性分析和充分的市场调研。
结果项目拖了近五年才完工,错过了市场风口。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古镇旅游发展报告》显示,有51.3%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古镇之间有一些相似,有38.5%的受访者感觉古镇很相似,缺乏独特之处。
这些项目的决策机制也存在严重问题。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解释为什么由国企来开发大庸古城时直言:“当时考虑到这应该是个特别能赚钱的项目,肥水不流外人田,就国企来做了。”
三、成功案例:情绪价值与极致体验
与传统文旅项目亏损形成对比的是,一些真正抓住游客体验感的景区收获颇丰。
九华旅游和迪士尼就是典型代表。
九华旅游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6865.86万元,同比增长31.83%;迪士尼今年一季度净利润约25.54亿美元,同比增长34%。
迪士尼的成功秘诀在于其强大的影视动画IP加持和让游客流连忘返的造梦能力。走进迪士尼园区,你完全看不到主题景观之外的任何建筑,每一个景观细节都严格契合动画设定。
另一类成功案例是“超级工程变身超级IP”。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开始文旅试运营,花江峡谷大桥凭借迭代上线的文旅消费新场景火出圈,同时“中国天眼”景区今年上半年共接待约38万人次。
这些超级工程正在变身超级IP,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四、转型之路:从“建筑商”到“内容策展人”
当下的旅游市场已经进入2.0时代,体验感打败稀缺性,成为旅游决胜的关键。
在观光游为主的1.0年代,旅游做的是“茅台生意”:只要旅游资源足够稀缺,门票+索道+演出三件套直接躺赢。
但在2.0时代,流行一整年的Citywalk能让一条街、一个商店甚至一个菜市场成为景区,因为它们正能反映一个城市最原始的地道风味和风土人情。
而演唱会、音乐节能彻底释放人们的热情,促使人们为了一场演出、一个偶像奔赴一座城。
专家指出,文旅商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方向。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郑姚闽教授认为,要以AI为引擎,以数据为燃料,以平台为载体,以生态为根基,开创AI文旅融合新时代。
五、 幸存者公式:文化内核+精准运营
那些在寒潮中依然生机勃勃的项目,都在证明一个新公式:文化内核+精准运营=可持续收益。
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的蝶变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景区早在2013年就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但在2017年因债务负担过大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完成重整后,景区旅游年收入从破产重整前不足2000万元,增至2024年的9774.55万元,带动景区周边餐饮、住宿等综合收入超2亿元。
其成功秘诀在于深挖黄河文化和地质文化,打造了“时空走廊”沉浸式地质博物馆,通过沙盘展示、魔幻投影等互动方式再现12亿年地质演变。
同时,景区举办的“汉服映丹霞”文化节,将古琴演奏、非遗剪纸等引入峡谷,让传统文化在山水间焕发新生。
武当山太极文化节的成功也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矩阵传播、破圈引流和国际传播,武当太极文化节总浏览量突破10亿人次。
抖音、微博等平台相关话题参与量超过20亿次。
放眼全国,那些依旧红火的文旅项目,没有一个靠着浮夸的建筑和空洞的概念。
上海迪士尼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4%;贵州“中国天眼”今年上半年接待约38万人次;完成破产重整的龙潭大峡谷,年收入从不足2000万增至近亿元。
成功的密码并不复杂:真正的文化内核、持续的内容创新和精准的游客体验。
今天的旅客,不是为看一堆钢筋水泥的仿古外壳而来,他们是为一段值得回忆的体验、一个能够共鸣的故事付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