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翻看手机,突然发现独库公路已于10月10日实施冬季封闭,禁止车辆通行,重新开通要等到明年6月份了。
之所以关注这条新闻,是因为今年夏天,我们自驾新疆途经独库公路,心里早已装满了这一路的风光,而独库公路的模样,也成了这个夏天最难忘的印记。
今年夏天,我们一行自驾新疆,自济宁动身前往乌鲁木齐和喀什,当车轮离开乌鲁木齐前往喀什的途中,一触到独库公路的瞬间,便知道此番行程是不寻常的了。路是依着山的骨骼铺展下来的,硬生生在连绵的群峦间,剖开一道流畅的痕。我们的车,便成了这巨幅画卷上一个微小的、移动的墨点。
刚驶入公路不久,两侧的戈壁便铺展开来,一种阔大而坚硬的荒凉。天是那种毫无杂质的蓝,蓝得有些霸道,云却疏疏懒懒的,一团一团,凝在那里,仿佛亘古未动。这便是独库公路的起笔,落墨极重,毫不客气,带着一种边地特有的、粗粝的雄浑。
车子盘旋着,开始向上攀爬。周围的景致,也悄悄地变了。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绿色的草甸,紧紧地贴着地皮,像一块巨大无比的毡子。星星点点的,是些不知名的野花,紫的,黄的,小小的,在风里微微地颤,有一种谦卑而又倔强的美。空气也变了,先前那股灼人的热浪被滤掉了,换作了沁人的凉,深深吸一口,五脏六腑都像是被洗过了一般。
车刚转过一道山弯,就看到几百只牛羊正在独库公路两旁的草地上吃草,其中有几只黑花牛压根不慌,迈着四方步在路中央踱着,尾巴慢悠悠甩两下,赶跑沾在身上的风。羊群则更显细碎,它们挤挤挨挨地从路基下的草坡涌上来,蹄子踏在柏油路上,发出细密的“哒哒”声,偶尔有几只掉队的,会在牧民的吆喝声里,慌慌张张地钻回羊群。
远处的雪山还亮着残雪,近处的牛羊与公路、远山叠在一起,倒像幅没被框住的油画——原来在独库,不是我们赶路,是我们恰巧闯进了牛羊的悠闲里。
再往上,便是雪的领域了。时令虽是盛夏,在这里却失了效。路的两旁,竟能看到大块大块未化的积雪,堆积在背阴的山坳里,白得那样纯粹,那样安静,与头顶的烈日构成一种奇异的对照。远处,一辆本地牌照的货车缓缓蠕行,排气管吐着白雾,像一头年迈的牦牛,仍固执地要把生活驮到雪山那边。 放眼望去,层层的山峦尽在脚下。那一刻,你才真切地感到,人在这天地间,是何等的渺小,而这路的修筑,又是何等的伟岸与艰难,应该向当年那些修路的人们致敬!
傍晚,夜宿巴音布鲁克,第二天继续南行。
翻过雪线,路便开始向下盘旋,像是从一片肃穆的梦境,缓缓地沉入另一个喧闹的梦里。气温渐渐地回升,那股子熟悉的、属于人间的暖意,又包裹了上来。山势变得柔和了,绿意也愈发地浓稠。
现在回过头来回想这趟自驾行,才明白独库公路的美,从不是单一的风景。它是一条会“变魔术”的公路,把春的烂漫、夏的炽烈、秋的清爽、冬的凛冽,都浓缩在这五百多公里的路程里。车轮向前,风景流转,每一个转弯都藏着惊喜,每一次驻足都有新的发现。或许这就是独库公路的魅力,它不仅让我们看见新疆的辽阔与壮美,更让我们在四季的交替里,读懂了大地的温柔与神奇。
当夜色渐浓,我们驶离公路前往喀什时,心里早已装满了这一路的风光,而独库公路的模样,也成了这个夏天最难忘的印记。
乙巳年深秋补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