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01日 D14 贵州仁怀-金沙-息烽-青岩古镇
第14天 行程257公里
今日朋友圈:
苟坝会议会址、陈列馆,钱壮飞烈士陈列馆,南渡乌江纪念碑、遗址(大塘渡口),息烽集中营(旧址、革命历史纪念馆),夜宿青岩古镇。#重走长征路#出奇制胜
上午9点收到单位党组织发来的短信息,今天是笔者入党38周年纪念日。下午在息烽集中前坪的巨幅营党旗前,我举起右手,请随行副驾驶拍下了一张入党宣誓图留念。
今日其余行程前述今日朋友圈已介绍,只是原本计划游览的“红军长征南渡乌江纪念广场”(如下图1号标注),依据导航指引,我始终未能寻得该地址。向当地多位百姓打听,他们也不甚清楚。
当我放弃该景点、打算前往乌江边如图所示2号标注点时,方知一段艰险狭窄、弯多路陡的乡间小路正在等着我,这样一来,约莫耗费了半小时。事后想起,我颇为懊悔未曾原路折返改走大路,这般状况是本次行程开启以来的首次。所幸有惊无险,今日行程的后半段颇为顺遂。
夜宿青岩古镇
一、苟坝会议及相关游览点
苟坝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围绕是否进攻打鼓新场,党和红军领导人在苟坝产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尽管毛泽东坚决反对,但因多数人同意,会议通过了进攻的决定。到了深夜,毛泽东仍然放心不下,提着马灯到周恩来住处,要周恩来还是再想一想。此时,军委二局送来破译的国民党军向打鼓新场一带调动部队的情报,及时证明了毛泽东的判断。11日凌晨,中共中央政治局撤销了进攻决定,使中央红军避免了一次可能遭受重大损失的军事行动。
鉴于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指挥需要集中,毛泽东提议在政治局领导下成立新“三人军事小组(新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3月12日苟坝会议通过了这项提议。与过去“三人团”不同的是,新“三人团”没有凌驾于中央政治局之上,而是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执行新的军事路线。
苟坝会议会址:1935年3月10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苟坝召开,苟坝会议是红军长征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继遵义会议之后举行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中央新三人团(亦称“三人军事小组”),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小道(新房子——长五间人行步道,全长1.5公里):用马灯点亮中国的地方。1935年3月10日深夜,毛泽东同志披着大衣,提着马灯,沿着这条小道步行到长五间找到周恩来,并且说服周恩来撤销了原计划第二天攻打打鼓新场的作战命令,避免了中央红军可能遭受的一次重大损失。
苟坝会议红军医院:1935年3月,红军长征来到苟坝,把苟坝村作为红军机关驻地。当时为抢救红军伤员,就把黑神庙改为临时战地医院,驻扎红军直属机关和休养连。
苟坝会议陈列馆:共五个单元。
二、钱壮飞烈士陵园
中央特科决定,李克农、钱壮飞、胡底组成一个特别党小组,李克农任组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由党小组集体研究决定,然后分头执行。日后,三人小组被周恩来誉为我党隐蔽战线上的“龙潭三杰”。长征途中,生病掉队的钱壮飞于1935年4月1日不幸遇害牺牲于金沙县堰田岩。
钱壮飞烈士陵园位于金沙县后山镇贵山社区。园区内有:钱壮飞烈士墓、钱壮飞烈士塑像、钱壮飞烈士事迹陈列室三处纪念设施;园区外另有两处附属纪念设施:钱壮飞遇害处和钱壮飞牺牲处。
钱壮飞烈士墓
钱壮飞烈士塑像
钱壮飞烈士事迹陈列室
三、南渡乌江
1935年3月31日2时半,野战军司令部向中央红军各军团发出迅速南渡乌江的命令;8时,红一军团渡江完毕;14时,红三军团渡江完毕;31日下午,红五军团开始南移向大塘渡口行军,于4月1日11时许渡江完毕。3月31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随主力红军经后山抵大塘河渡口南渡乌江。至此,中央红军主力除红九军团外全部渡过了乌江,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合击圈,把几十万敌军甩在了乌江北岸。
大塘渡口遗址:1935年1月至4月,中央红军彪炳史册的军事行动,成为长征由被动走向主动的象征。乌蒙和大娄的青山,赤水和乌江的绿水,记载下了这段辉煌的历史。
中国工农红军南渡乌江纪念碑: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于3月28日抵达乌江北岸,从大塘渡、江口渡、梯子岩渡强渡乌江。至4月1日,除阻击追兵的九军团外,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全部渡过乌江,进入今息烽县境内。
四、息烽集中营
息烽集中营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永阳街道猫洞村,对外挂牌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是军统在西南地区设立的规模最大、管理最严、级别最高的秘密监狱,军统内部称为“大学”。它由阳朗坝本部和玄天洞杨虎城将军囚禁处组成。从1938年11月设立到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1200余人,常年关押400至500人,最多时达600多人。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这里惨遭杀害,献出宝贵的生命。
息烽集中营旧址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设国民党强化法西斯统治,狱中斗争、挺起脊梁,风雨同舟、生死与共,铭记历史,烽火不息等国4个常年陈列。
缅怀厅。
狱中共产党员罗世文、车耀先等利用敌人的“狱政革新”,难友们可以见面的机会,成立“中共狱中秘密支部”,使之成为领导党员、团结难友、坚持狱中斗争的坚强核心和战斗堡垒,息烽集中营设立的八年间没有出现一个叛徒变节者!
除注明者外,本篇图片均摄于9月1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