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建置始于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距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与现代活力交织的城市。从何仙姑得道升仙的美丽传说,到湛若水设坛讲学的春风化雨;从古道上“荔枝贡园”的千年飘香,到新塘墟“广艇如云”的商贸繁盛——每一棵古荔、每一方书院石刻、每一段麻石街巷,都沉淀着增城的集体记忆,赓续着岭南子弟的务实与开拓精神。在增江两岸的山水之间,在老街旧巷的肌理之中,蕴藏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是城市灵魂的生动印记,是我们共同守护的宝贵根脉。
张忠庆/摄
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
和传承这些宝贵根脉
守护好增城的“根”与“魂”
深度挖掘老城区、老街区的
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
现面向广大市民
征集增城老城区和老街区的
历史文化资源线索
望广大市民踊跃参与
01.
征集内容
凡与增城区老城区及传统老街巷相关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或情感价值的线索,均在征集之列。主要包括:
(一)古代时期(1911年以前)。1911年以前建成的,由老城墙、护城河等围合的城区、卫所、驿城、寨堡以及历史上无城墙但建设集中的区域。重点调查在城镇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历史遗存丰富、历史风貌集中的片区等。
(二)近代时期(1911年至1949年)。1911年至1949年建成的,体现近代历史进程或成就的区域。重点调查老街巷、老广场、老校区、老厂区、老公园、老码头、老租界及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历史风貌集中或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片区等。
(三)新中国建设时期(1949年至1978年)。1949年至1978年建成的,体现新中国建设发展成就的区域。重点调查老工业区、老矿区、老居住区、老广场、老校区、老公园、单位大院、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及周边地区,历史风貌集中或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片区等。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2000年)。1978年以来,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区域。重点调查老商贸区、老厂区、老校区、老港区或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片区等。
(五)其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充分体现当代重要建设成就并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区域,也可纳入历史文化资源线索。
02.
征集要求
为确保历史文化资源线索信息的准确性,请尽可能提供关于历史文化资源线索的详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名称、年代、详细地址、历史沿革、照片等。条件允许的,也请一并提供历史文化资源线索的简介,包含但不限于基本情况、影像资料、历史价值、情感记忆等。
请在历史文化资源线索的详细信息中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我们在需要进一步核实信息时与您沟通,我们将严格保护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机密的信息,绝不擅自泄露。
03.
征集时间
自本公告发出之日起,至2025年11月20日止。
04.
征集方式
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发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将线索简介(包括:名称、年代、历史沿革、历史价值、详细地址、联系方式等)发送至邮箱(电子邮箱:byzx2030@gz.gov.cn)。联系人:刘小姐,联系电话:020-82618113;020-82667612。
来 源: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
编辑 :刘樱洁
责编: 纪玉婷 、 郑德宏
审核 : 张冬泉 、张慧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