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江南雨)郧西县关防乡是红二十五军转战郧西的途径地,鄂豫陕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在此诞生,留下了红25军政治部旧址、红25军军部旧址、红25军223团政治部旧址等珍贵的历史文物遗迹,成为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
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走进关防乡二天门村,红色研学的热潮扑面而来。清晨的阳光洒在蜿蜒的山路上,一队研学队伍正沿着长征历史步道向着红25军军部旧址展馆前进,步道两边插满了鲜艳的红25军军旗,每一步都是红军先烈们的来时路;展馆内,小朋友们正仔细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一幅幅珍贵的图画,一句句生动的解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而在不远处的红军桥边,另一批研学学员正走进玉米地,跟着村民学习掰玉米,金黄的玉米穗堆满竹筐,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挡不住大家的热情:这堂“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实践课,让学员们亲身感受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让红色文化从书本上的文字,变成了可触摸、可体验的真实感动。
为了让这段光辉历史代代相传,关防乡在红色文化传承保护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邀请文保专家与团队对文物主体进行抢救性保护与修缮,并对红25军军部旧址、红25军223团政治部旧址进行布展设计。同时,关防乡整合社会力量,邀请熟悉这段红色历史的老党员组建红色文化宣讲团,深入开展红色主题的资料整理和研究,编写乡土教材,他们带着亲身经历与翔实史料,走进校园、村组讲述革命故事,为红色文化传承奠定坚实的根基。
今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记忆的感召力愈发强烈。关防乡紧抓红色旅游升温的契机,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升级研学服务,精心打造出“展馆参观+徒步研学+农耕实践”的精品线路。据了解,自长征历史步道丁家坪村至二天门村段贯通以来,这里已累计接待研学队伍20余批,吸引参观学员与游客超过3000人次。
在这里,每一次研学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每一次体验都是一次红色的传承。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关防乡,在红色记忆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山间的步道上,总能看到追寻的身影;展馆的讲解声里,总能听到专注的回应;玉米地的笑声中,总能感受到精神的共鸣。红色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革命精神正跨越时空,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代代相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