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楚王陵的神秘墓主究竟是谁?
汉家陵阙迄今发现了多少座?
11月4日至5日,第三届汉文化论坛将在大汉王朝的龙兴之地徐州举行。本届汉文化论坛,群贤毕至,70多位顶尖学者、文化名家、领军人才将共溯汉文化之源,共话汉文化之兴。本届汉文化论坛有哪些亮点?文脉君这里先提前剧透一波。
壹 AI赋能,汉文化灵魂被激活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是大汉王朝的龙兴之地。在徐州,汉墓、汉画像石、汉玉、汉兵马俑,是“汉代四绝”。
如何让千年文物“活”起来?本届汉文化论坛的开幕式短片将依托AI技术,还原经十多位专家考证的刘邦形象,活化两汉场景与徐州出土的汉代文物,回答“何以为汉”的时代之问,尽显汉文化千年活力。
贰 如何解读汉文化?学者们将开展“思想碰撞”
论坛围绕“何以为汉·和合共生”这一主题展开,由一个主论坛、四个分论坛构成。
主论坛由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徐兴无主持,将邀请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王巍,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王子今,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衡设计集团首席总建筑师冯正功做主旨演讲。
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如何追根溯源解读灿烂的汉文化?中国的作家们,将依托丰厚的汉文化资源讲述怎样的中国故事?在中西文明对话的背景之下,美国学者如何理解汉文化?未来徐州的城市建设,又将如何打好汉文化这张牌?
叁 楚王陵神秘墓主是谁?可能会揭晓
分论坛由“大汉天声: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智传播”“大汉文章:汉文化传承与现代城市更新”“汉风远扬:汉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融通互鉴”“汉家陵阙:狮子山楚王陵发掘30周年暨汉王陵的考古成就”等构成。
2025年是徐州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30周年。狮子山楚王陵“因山为陵,凿石为藏”,整座陵墓完全以人工在岩石之中凿建而成,深入山体内达一百余米,并在山腹之中开凿出庞大复杂、功能齐备的墓室建筑群,宛如一座宏伟的地下宫殿。
它也是一座埋藏巨大的地下文物宝库。发掘出土各类珍贵文物2000多件套,总量数十万计,其中仅“半两”铜钱一项即多达30余万枚;金缕玉衣、玉棺等精美绝伦的玉器200多件套;西汉楚国官印200余方。
这个轰动全世界的楚王陵,墓主究竟是西汉第几代楚王?分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将进行讨论。
史料记载,西汉楚国前期一共有5代楚王,都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家宗室子弟,确切地说都是刘邦同父异母弟弟刘交这一脉的。
第一代楚元王刘交是刘邦3个兄弟中最优秀的一位。《汉书》记载,刘交年轻时喜欢读书,为人多才多艺,有大志。刘交受封之后,息武兴文,将原来的同学穆生、白生和申公都请到楚国担任中大夫,在位23年,于公元前179年辞世。
第二代楚夷王刘郢(客)是刘交的次子,他是拥立汉文帝刘恒即位的八位大臣之一,仅在位4年,于公元前175年辞世。
第三代刘戊是刘郢(客)之子,在位21年。刘戊作为汉家宗室,在薄太后服丧期间饮酒作乐,作风不良,被人告发。汉景帝遂削减了他的封地。他心怀不满,勾结吴王刘濞起兵谋反,掀起“七国之乱”,兵败自杀。
第四代楚王刘礼是刘交第三子,刘戊的三叔,在位3年辞世,谥号“文”。
第五代楚王刘道是刘礼的儿子,在位22年,谥号“安”。
肆 书卷里的两汉,“镇馆”古籍将亮相
本届论坛,会场内特别设置了“书卷里的两汉”“非遗里的两汉”展陈板块。
“书卷里的两汉”展区,重磅呈现了3套现珍藏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珍本馆的“镇馆级”古籍。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230年的风云历史。此次展出的明万历四十七年钟人杰校刻本,共24册,距今已400余年。该版本在刻之前还进行了校勘修订,文本精善,字体方正,是明刻本中的佳品。
公元79年,汉章帝亲自主持召开经学会议,史称“白虎观会议”。班固奉命将会议记录整理成了《白虎通》一书。此次展出的明天启六年郎壁金堂策槛刊本,由明代学者郎壁金校订,更曾为清末民初著名藏书家徐乃昌所珍藏。
宋刻本素来“一页千金”,2012年6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2.16亿元人民币,竞得一批以现存最大部头宋刻孤本《锦绣万花谷》领衔的“过云楼藏书”。展览将展出《锦绣万花谷》精美复刻本,观众可借此一窥宋版书的千年风雅。
“非遗里的两汉”展区也非常吸睛,这里不仅是非遗作品的集中展陈区,更是一座可以“触摸”的微型两汉文化博物馆。
以汉风为源、徐徐展开的徐州汉绣,仿佛让大家看见两千年前的生活场景,听见市井喧嚣、礼乐回响。色彩浓烈、寓意吉祥的马庄香包,一针一线间尽显民间智慧的温情。精巧的徐州剪纸与生动的泥塑、面塑相映成趣,将历史典故、生活百态定格于方寸之间,质朴中传递着千年不息的烟火气。
让汉俑舞姿“跳”上生活茶盘的《歌舞俑六角铜盘》,还原西汉鎏金博山炉的“神仙颜值”的冰箱贴……展区内,80余件以徐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为灵感的文创产品同样亮眼。它们将千年汉风凝于方寸之间,成为人们可带走的“汉文化记忆”。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白雁 王凡 张文颖 裴诗语 任雨风 张晓培 胡玉梅/文 钱念秋/视频
(部分图片来源于徐州报业传媒集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