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是第一次去长白山旅游,来到这长白山天池边儿上,保准儿会被它震撼得说不出话。那叫一个蓝,蓝得像块巨大的宝石,悄悄地嵌在群山怀抱里。四下里是刀削斧劈般的火山岩壁,寸草不生,透着股子洪荒远古的劲儿。
可就在这片荒凉中间,偏偏躺着一汪清凌凌的湖水,静得让人心里头发慌。这时候,心里头准会冒出一个问号:这高高在上的天池,这老大一池子水究竟是打哪儿来的呢?难不成真像有些人说的,这长白山天池的水是青藏高原来的?
这说法听着是挺科幻,想象力十足,可咱们得唠唠,这事儿它不科学。您想青藏高原和长白山,那好比一个在西头,一个在东头,中间隔着万水千山,江河各有各的道儿,这水又不是长了腿儿,咋能翻山越岭自个儿跑过来,精准地流到天池里。
要真这么流,那得冲出一条比长江黄河还壮观的大河了,地图上早标得明明白白。所以咱得把眼光收回来,就搁在长白山自个儿身上找答案。
这天池的水,它的来路,其实就写在咱头顶的天上,和脚底下这片热乎乎的土地里。
天池的水,绝大部分都是老天爷赏的,长白山这地界儿,离海不算太远,带着水汽的云彩飘啊飘,碰到长白山这么一座高峰,就得往上爬,这一爬可就凉快了,水汽遇冷,就凝结成了雨滴雪片子,哗哗啦啦、纷纷扬扬地就落下来了。
您别小看这儿的雪,冬天那雪下得,能把门都给堵上。这些雨水和积雪,年复一年,就成了天池最稳定、最靠得住的水源。所以天池水本质上就是“天水”,是自然降水的积累。
光靠下雨下雪,那水要存住,还得有个像样的“盆”。天池这个“盆”,可是个宝贝疙瘩。它是个典型的火山口湖,大概在公元946年,长白山火山来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大喷发,喷完了,山尖儿塌下去,形成了这么一个又大又深的坑。
这个坑四壁陡峭,像个巨大的漏斗,雨水雪水正好能汇集在里头。而且,这火山岩底下,有不少缝隙,它们既能存住水,又能让水慢慢地渗出来,形成地下水,这些地下水呢,有一部分也会找路子回流到天池里,给它补补身子。
还有个有意思的事儿,您摸过长白山脚下的温泉水没有?烫手!那就是因为长白山底下,岩浆的余热还没散尽,像个大炉子似的在烤着。
这股子热量,把渗到地下的冷水给烤热了,然后再从石头缝里挤出来,就成了热气腾腾的温泉。
有些温泉的水,最终也汇流到天池水系里。所以,天池的水家族里头,也掺和着那么一点点来自大地深处的“热心肠”。
根据《长白山志》这些权威资料的记载,天池的水源补给,降水能占到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剩下的就是地下水的悄悄补充了。
这么一看就清楚了吧,天池的水,跟青藏高原那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它的根子就在长白山本地。是头顶的降水,加上地下的渗水,两下里一凑合,才养活了这高山之巅的仙境瑶池。
长白山自个儿的天水和地水就够用,用不着劳烦那么远的青藏高原。这池水,是长白山用自己的身躯承接天地恩泽,用自己的地质历史造就的奇迹,是咱东北大地上独一无二的珍宝。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