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敦煌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花箱花境与飞天、祥云等文化符号相映成趣,让市民游客“推窗见绿、移步赏景”,不仅是敦煌城市发展理念的升级,更是这座文化名城对生态建设与文化遗产融合的深刻理解。敦煌,这座丝路名城正在用花与绿讲述一场城市景观的美丽蜕变。
道路焕新:阳关大道的花箱艺术。
阳关东路,这条通往莫高窟的必经之路,如今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阳关大道的花箱长廊”。以“文化护栏+花箱+花境+千年之门”创意组合的模式,46组大型花境、12组中型花镜、712组小花境、185组挂式花箱沿着道路依次排开,形成了一条连绵不断的鲜花走廊。在打造过程中,敦煌市园林绿化和环卫事务中心突破了传统的绿化模式,通过花卉的色彩、层次和造型,构建出多层次色彩渐变体系,形成 “步移景异、景景相连”的整体视觉效果,让道路本身成为艺术品。这些花箱不仅美观,更承载着文化传播的功能,每个花箱都像是一个微缩的敦煌文化展示窗,让游客在步入敦煌的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艺术气息。
公园升级:56个花境的景观革命。
与此同时,一场静悄悄的“花境革命”正在敦煌的各个公园上演。56个主题花境如明珠般散落在北辰游园、寿昌园、瑞月公园等44个城市公园、绿地节点中,每个花境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设计理念。在北辰游园,以白蜡、胡杨等本土树种为骨架,搭配丁香、连翘等花灌木,形成了稳定的植物群落;在寿昌园,以“寿昌花影”为主题,搭配海棠、高杆金叶榆、月季等花卉,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和彰显城市活力的灵动感;在瑞月公园,蜿蜒的步道与各色花卉相映成趣,创造出步移景异的观赏体验。
文化注入:让花木讲述敦煌故事。
在设计上,敦煌特色文化元素被巧妙融入,文化基因深深植入了敦煌的绿色空间。在博望公园,充满古典韵味的路灯、镌刻诗词的石板等,营造出富有诗意的和谐环境;花雨游园内的休息凉亭顶部复刻了敦煌经典藻井纹样,飞天飘带灵动舒展,或托花束、或奏丝竹,让市民休憩时可赏古韵,游客驻足时能触文脉;在敦煌市政府丁字路口,祥云纹铁艺花架勾勒出传统美学的精致线条;效谷路以飞天飘带为灵感设计的彩绘花箱,让敦煌壁画中的灵动气韵流淌在城市街巷。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入,使得每一处花木都成为讲述敦煌故事的载体。
理念革新:学习交流引领专业提升。
蜕变的背后,是理念的革新与专业技能的提升。敦煌市园林绿化中心主动“走出去”,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经验。一是外出考察学习,由主要领导带队,赴上海等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旨在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学习借鉴一线城市在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先进经验,亲身感受了上海在有限城市空间内“见缝插绿”、提升市民绿色福祉的匠心独运;二是强化技术培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园林养护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开展系统培训,提升花境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确保园林养护各个环节都能达到高标准、高质量。
曾经普通的城市绿地,因为注入了文化的灵魂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个口袋公园、一处处花境花箱,犹如散落在城市中的文化珍珠,串起了一条连接古今的绿色丝路。这条路,不仅是绿化之路,更是文化传承之路、城市品质提升之路。
编 辑: 王艳霞
责任编辑:杨成利
监 制:李国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