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桥之磐安道德桥
编者按:认识一座桥梁,领略一处风景,读懂一篇历史。凝结先人智慧,跨越历史长河,讲述今古传奇。
一个道士设计的桥梁,缘何成为磐安县史上第一座现代化单孔钢筋混凝土拱桥,这其中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双溪口山清水秀,溪水淙淙。一座小巧的木桥屹立溪上,连接南北,将多少行人送抵彼岸。然木桥最终年老体衰,退出了时空的舞台。让多少的南来北往的行人望溪哀叹。
"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多位仁人义士勇敢地站出来,为行人铺坦途。
清光绪壬辰(1892)年,陈光云、陈立品两位乡绅牵头,在起双溪口造了一座石桥。因技术落后,石桥一年后被洪水冲毁。
清光绪壬寅(1902)年进行石桥重建,不料在十年后(1922年)再次被洪水冲毁。
石桥屡建屡毁,痛定思痛,人们意识到此处水流湍急,地形复杂,传统的石桥难以承担重任,于是人们将目光瞄向当时正在兴起的钢筋水泥桥技术上。
随后,人们再次启动建桥工程,并向社会征集方案。在收集到的众多方案中,天台山一个道士设计的方案最后赢得项目组的一致认可。
1924年,新桥动工兴建,磐安县史上第一座现代化单孔钢筋混凝土拱桥应运而生。因为道士设计,最后桥名命名为“道德桥”。
1943年1月12日,一千余日寇来到道德桥,准备过桥继续进行烧杀抢劫的滔天罪行。当日寇准备过桥时,忽然桥下洪水翻腾,桥上狂风呼啸。日寇军马见此情景,受惊不止,不禁鸣嘶起来。日寇认为此为不祥之兆,随即掉转马头打道回府。后来人们说道德桥有神灵,威慑日寇,保境安民。
人类前行的步伐,艰辛而沧桑。岁月变迁,古桥逐渐被钢筋水泥桥梁取代。古桥是岁月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唯桥能言。
【古桥坐标】磐安道德桥,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安文镇翠溪、玉溪交汇的双溪口,南北向横跨文溪。初为木桥,清光绪壬辰年(1892年)改建为四墩五孔石桥;1924年重建为一座长35.53米,宽2.8米,高6.88米的钢筋混凝土独拱。当时采用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技术,成为磐安县首座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桥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人,本人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