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贵州省文创行业交流会暨“桥见贵州・文创赋能”活动在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主办,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贵州省研学旅行协会、万程(上海)旅行社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

文创展区。
活动伊始,讲解员引导嘉宾参观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坝陵河大桥,深入感受贵州桥梁建设的科技魅力与文化底蕴。接着,嘉宾参观了特设的文创展区,展区汇聚了坝陵河大桥纸雕灯、贵州茅台文化手信、守护黔龙拼插摆件、转遍贵州文创魔方、花江峡谷大桥桥见三叠纪纪念章等800余件特色文创产品,涵盖桥梁元素手作、民族风实用消费品、地质科普文创等,生动呈现了贵州文创“从资源到产品”的转化成果。

贵州桥梁文创系列。
在活动的座谈会交流环节,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寇小环表示,贵州桥梁与非遗深度交融,构成独特文化资源,省非遗中心将搭建平台,让“桥见贵州”品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方代表还围绕“文创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及“桥见贵州”文创品牌共同建设展开深入探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分享了“科普+文创”的融合探索;中创文保科技发展(北京)公司解读了“数字技术赋能文创”的路径;贵州众和永盛、午申文化传媒、贵州九韵创品文化发展等企业从品牌运营与产品开发角度分享了文创市场蓝海机遇。

交流座谈会现场。
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省内唯一以桥梁为主题的博物馆,本次活动联动全省657项省级、116项国家级非遗资源,为文创设计提供了“工程骨架+文化灵魂”的双重灵感源泉,这不仅是贵州文创行业的资源对接平台,更是思路启发与成果落地的催化剂。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通过“文化平台+行业沙龙+设计转化”的模式,致力于构建高效的文创产业协作机制,推动“桥见贵州”从“工程品牌”向“文创名片”跃升,实现“一个理念带动一个品牌、一个品牌激活一片产业”的示范效应。

下一步,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将积极落实《贵州省推进文旅体融合工作方案(2025—2027年)》中“要充分利用贵州独特的桥梁资源,打造具有鲜明标识的文旅融合品牌”的要求,串联坝陵河大桥、平塘大桥、花江峡谷大桥等周边世界级桥梁资源,共同搭建“桥见贵州”文创品牌研究平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明雪
图/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提供
编辑/姜雨熙
二审/赵相康
三审/黄蔚 陈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