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
车从卢布尔雅那驶出,赶往60公里外的布莱德湖,像赴一场郊外的一日游,我心里充满了期待。一小时车程,窗外乌云翻涌,让我心头笼上一层阴霾。布莱德湖曾被列入“世界最美二十五个旅行地”,腾讯网称它为“欧洲之眼”,是斯洛文尼亚最值得一游的景点,秋日此湖更是摄影师的最爱。我翻着手机里的经典照,暗自担心自己笨拙的镜头,遇上这么个阴沉沉的天,怕是要辜负了这趟期待已久的旅程。
布莱德湖航拍全景 旅友提供
车轮碾过山间公路,两侧林木已悄悄浸染了秋意。不是大张旗鼓的铺陈,是青中带黄的试探:山毛榉的叶缘泛着浅色的嫩黄,像被阳光轻轻描了道边;零星枫树杂着几片微红,藏在苍绿里,倒比深秋的热烈多了几分含蓄。越近湖区,阿尔卑斯山脉的轮廓越清晰,山顶的残雪在阴云下泛着冷白的寒光,像一块尚未消融的宝玉,那是冰川时代留下的印记。
正对着窗外暗自怅然,车子转过一道弯,从高处望去,布莱德湖忽然撞入了我的眼帘。乌云像被悄悄掀开一角,一缕阳光漏下来,恰好落在湖面,漾开一片碧中揉蓝的光芒,清冽得像刚从山涧舀起的一勺冰水,那是梦境里才有的澄澈呀。那一刻,心头的阴霾瞬间散去,只剩下对这抹“冰蓝”的惊艳。
湖畔的水气与松针的清香扑面过来,深吸一口,凉意从鼻尖漫到心口,带着冰川融水特有的清冽。这个由十万年前冰川运动雕琢而成的冰碛湖,直径不过两公里左右,却像被岁月捧在手心的蓝宝石,嵌在雪山与森林之间。湖水清得惊人,能看见水下圆石上附着的青苔,几尾闪亮的小鱼倏忽游过,搅碎了斑驳的光影,水面变得一绺绺如丝滑的绸缎,恍惚间竟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里的幻境。
木栈道上,一位画家正低头挥笔。笔尖蘸着湖蓝,没几笔就把湖面的光影捕捉在画布上,那蓝里藏着冰川的冷,雪山若隐若现,林木青黄相间,湖心岛的教堂尖顶露在树梢间,像藏在人间的童话,让人忍不住想踏入这片“梦境”一探究竟。
离渡船开船还有十几分钟,我沿着湖畔快步走,想把这转瞬即逝的景致都摄入自己的镜头中。湖水泛着细微的波纹,倒映着浮云与岸边的绿树,几只野鸭慢悠悠地游着,时而扎进水里啄食,时而抬头抖落颈间的水珠,给这静景添了几分野趣。
码头上,好几艘木质小船并排停泊着,船头刻着卷曲的花纹, 船夫们紧盯着一个个经过码头的游人,热情地招呼着。这船是往湖心岛过渡的,每艘能坐十几个人。
登船时,穿着深蓝色衣服的船夫熟练地撑起木桨,小船缓缓驶离岸边。船头激起的水花泛着翡翠般的光泽,与远处雪山的冷白、岸边山毛榉的苍绿,共同构成层次分明的油画底色。船夫充满了青春的张力,性格也格外开朗,每一次划桨都带着韵律,仿佛在弹奏一曲无声的乐章,为“冰湖之梦”伴奏。同船的旅友都被他并不标准的英语讲解感染着,我却凝望着湖水中倒映的城堡发起呆:那灰褐色的石墙在水中晃荡,竟有了几分虚幻的朦胧感。
湖右侧那座峭壁上立着的城堡,是公元1004年德国的亨利二世下令建造的,算起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顺着船夫指引的方向望,城堡从林间探出来,红瓦在阴云下泛着沉郁的光。这座中世纪城堡坐落在海拔566米的峭壁上,据说当年贵族们在此宴饮,凭栏就能望见整个湖泊的景致,酒窖里存着当地酿的葡萄酒,橡木桶的香气混着湖风飘了千年,至今留存着岁月的醇香。
木桨划过水面,激起的水花像是用剪刀撕开了清凛凛的冰湖,凉意透过风拂在脸上,让沉醉的我瞬间又清醒过来。小岛岸边的树渐渐近了,枝叶垂到水面,青黄的叶子轻轻拂过船舷。
湖心岛不过0.6公顷,如一块嵌在湖中的绿玉,岛上林木茂密,有一半是叫不出名字的树,有的叶片半青半黄,有的还透着深绿,却在枝桠间藏着几片金黄;偶尔有松柏的苍绿穿插其间,织成一层淡淡的秋意。
由于小岛比湖面高出40米,上船后通向山顶有100级石阶,每一级棱角分明的石板都被岁月磨得光滑,边缘泛着青灰,像是被无数“追梦人”的脚步打磨过。当地有个传说:新娘被新郎抱上99级台阶,敲响教堂的许愿钟,就能得到永恒的幸福。石阶旁的草丛里,藏着几朵淡紫色的小花,轻轻蹭着石阶,像在替过往的游人祈福,也为这一泓冰湖镀上了一层浪漫的光晕。
石阶有些陡峭,缓缓向上,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走到顶端,建于17世纪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就耸立在眼前,尖顶直插云间,门楣上刻着圣经故事的浮雕,虽经数百年风雨,线条依旧清晰。
门虚掩着,轻轻推开,檀香混着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微弱的光线透过彩色玻璃窗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斓的光斑,恍惚间像是闯入了梦境里的圣殿。墙上15世纪的壁画晕着柔光,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神情安详。
最惹眼的是穹顶下的许愿钟,铜色的钟身刻着细密的花纹。这口钟藏着一段往事:16世纪时,一位富商的女儿与骑士相恋,骑士却战死沙场,少女捐尽家产铸了这口钟,让钟声慰藉所有失去爱的人。教堂内这口重178公斤的钟,敲钟3次据说能实现爱情愿望。轻轻拉动绳索,钟声悠扬地飘出去,弥漫在湖面上,带着淡淡的忧伤,却又透着几分暖意,像是冰湖最温柔的叹息。
沿环岛小径慢走,脚下的落叶铺得深深浅浅,踩上去“窸窸窣窣”的,像秋的呢喃。小径两旁的树长得茂密,枝叶交错着遮了半片天,从缝隙里能看到湖上的小舟,成了红色的小不点儿。偶尔有松鼠从树上窜下来,叼着松果往草丛里钻,尾巴扫过落叶,带起一阵轻响。
走到观景台,一叶小舟泊在岸边刚好作前景。几位摄影师正架着相机,盯着湖面的光——他们在等云开雾散时最动人的瞬间。云层移动时,阳光忽明忽暗,湖面的颜色也跟着变,从浅蓝到深碧,每一种都清透得惊人,像是梦境里不断变换的滤镜。我忍不住停下脚步,站在边上远眺:湖面波光粼粼,远处的布莱德湖城堡与雪山清晰可见,红瓦白墙在秋林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对岸左侧,小镇民舍则星星点点,错落有致。
回到临湖的岛上咖啡馆和小卖部,咖啡馆的木格窗被轻轻推开,湖风裹着咖啡香飘出来。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一杯当地的卡布奇诺,热气氤氲中,看见窗外的景致:小船缓缓划过湖面,留下一道水痕;岸边的树影倒映在水里,青黄相间的颜色被水波揉碎,像一幅流动的画,这画面,比梦境更真实,又比现实更虚幻。
小卖部里,手工陶瓷杯上印着湖景,羊绒围巾带着阿尔卑斯山野花的气息,玻璃罐里的蜂蜜泛着琥珀色,是当地蜂农采的野花蜜,闻着有一股草木的清香,像是能把冰湖的味道带回家。
历史上,布莱德湖一直是名人偏爱的“梦幻秘境”。19世纪时,奥匈帝国的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常来此避暑,把这里当作逃离宫廷喧嚣的净土,据说他最喜欢在湖边的树下读诗,让湖光的静谧抚平内心的烦忧。
一位德国作家曾多次到访此地,他在书信中写道:“布莱德湖的水,能洗去人灵魂里的尘埃,让人分不清是在现实还是在诗里”,这份共鸣,恰是对“冰湖如梦”完美的诠释;后来,斯洛文尼亚电影《撞钟下的终身承诺》取景地就选在这里。该片以布莱德湖秀美的湖光山色为背景,湖水的清冽与神秘,恰好衬出故事里的唯美和悠远。
湖畔小镇的鹅卵石街道带着潮气,草丛里藏着细碎的野花,白的、紫的。湖边几只天鹅正梳理羽毛,洁白的羽毛沾泛着柔润的光,长长的脖颈弯成优美的弧线,偶尔低头啄食水草,动作轻快而利索,像怕惊扰了秋湖的宁静。最吸引我的是两位银发老者,他们并肩坐在长椅上,青黄相间的秋色在他们头上徐徐晃悠,时光仿佛在这里慢了下来。
街两旁的房子是奥匈帝国时期的风格,淡黄色的墙爬满常春藤,铁艺阳台上垂着天竺葵,红的、粉的,在青黄的树影里格外显眼。露天咖啡馆里,有人捧着咖啡看湖,有人把面包屑抛向水面,引得野鸭和天鹅围过来,翅膀拍打着水面,溅起细碎的水花。两位银发老人依旧坐在长椅上,肩挨着肩,望着湖面,风吹起他们的衣角,秋日的光影都揉进了这一刻,成了很生动的镜头。
布莱德湖,没有浓墨重彩的秋色,却用冰川馈赠的清透、岁月沉淀的含蓄,织成了一个绮丽的梦境。上午虽然没有得到明媚阳光的垂青,在我看来,反而更有走进了“冰湖之梦”的感觉。它在我心底里留下一段温馨的记忆,清淡,隽永,越品越有味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