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河的浊浪拍打着齐鲁岸线,一场穿越千年的“大集”正在这片土地上鲜活上演。从滨州的魏集古村落市集到菏泽的黄河滩区市集,“黄河大集”以市集为笔、黄河为墨,在山东大地上勾勒出一幅消费提振、文化传承、民生温度的立体画卷,让黄河文化在烟火气里生根,让山东好品在人流中流转,更让黄河流域的民生图景在市集的喧嚣中愈发清晰。
黄河大集的“烟火气”,是消费提振的民生底色。清晨的滨州魏集古村落市集,油条酥脆、胡辣汤浓香裹着黄河风扑面而来;东营黄河口市集的水产区,刚捕捞的黄河刀鱼被市民争相选购——这烟火是山东人最熟悉的生活质感,更是消费复苏的注脚。“好品山东”如此鲜活:章丘铁锅在匠人手中叮当作响,德州扒鸡香气飘满街巷,淄博陶瓷釉色熠熠生辉。市集以“消费场景”为纽带,让山东好物直抵百姓生活,“买山东、卖山东”的循环在黄河岸边热络起来,既鼓了商家腰包,也暖了百姓日常。
黄河大集的“文化味”,是文脉传承的精神底气。黄河大集从不是简单的交易场所,而是黄河文化的“活态博物馆”。菏泽滩区市集上,山东梆子、两夹弦的唱腔里,满是黄河儿女的质朴豪迈;聊城民俗市集里,剪纸艺人将“鲤鱼跳龙门”剪成指尖艺术;济南文化市集上,考古专家讲解黄河古陶片纹饰,让游客触摸文明肌理。这些展演、体验与讲解,让黄河文化从典籍里“走”出来、在烟火中“活”起来:老人带孩子听黄河号子,年轻人学非遗手艺,游客读黄河故事——大集把传承拆解为可感的生活片段,让黄河文脉在代际间愈发绵长。
黄河大集的“时代感”,是古今对话的发展亮色。东营数字市集里,农户直播推介黄河口大米;济南泺口网红市集上,年轻人用街舞说唱演绎黄河文化;滨州生态市集里,环保组织科普黄河生态保护知识。“线上+线下”扩大了大集的辐射半径,“文化+生态+消费”丰富了市集内涵——它既保留“赶大集”的仪式感,又注入数字、网红经济的新活力;既守住黄河文化的根魂,又回应当代人的生活需求。这种“古今对话”的智慧,让黄河大集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从一碗热汤到一场直播,黄河大集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将消费、文化、民生拧成一股绳。它是山东人的“日常史诗”,是黄河文化的“鲜活载体”,更是齐鲁大地激活内需、传承文脉、改善民生的妙笔。当人们在大集里品生活滋味、寻文化共鸣、增发展信心,这条千年大河,便在市集的烟火与文脉中,续写着山东的新故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