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光影流转。10月30日,2024-2025年度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荣誉之夜将在湖北宜昌盛大启幕。这一国家级电影盛事,为何独独钟情于这座长江之滨的城市?当现代电影艺术与千年文化名城相遇,又将碰撞出怎样绚烂的火花?
大江奔流,铸就文化交融的天然舞台。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流淌着千年文脉的文化长河。宜昌,坐落于长江之畔,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这里,是屈原故里、昭君家乡,是历代文人墨客驻足吟咏的诗歌沃土,更是巴楚文化交融的重要枢纽。电影是流动的艺术,长江是流动的文明。两者在本质上有着惊人的相通之处——都在讲述故事,都在记录时代,都在传递情感。中国电影大数据活动选择宜昌,正是看中了这座城市与电影艺术内在的文化共鸣。大数据记录的,是电影的“今天”;而长江承载的,是文明的“昨天”。当两者相遇,便构成了一幅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壮丽图景。宜昌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三峡大坝、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众多知名景区,本身就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天然的取景地。电影人在这里,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触摸到时代的脉搏,更能展望到未来的方向。
数据赋能,激活宜昌文旅的一江春水。此次活动落地宜昌,不仅是文化的盛宴,更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对宜昌而言,这场国家级电影盛事的举办,将带来多维度的积极影响。从城市品牌看,通过与电影文化的深度绑定,宜昌的“诗意长江、壮美三峡”形象将更加深入人心,从传统的旅游城市升级为文旅融合的典范城市。从经济效益看,活动期间众多电影明星、导演、制片人的到来,将吸引全国媒体和公众目光,直接带动宜昌住宿、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更为深远的是,这种“电影+旅游”的联动模式,将为宜昌注入持久的吸引力。无数案例证明,一部热门电影能够带火一个取景地,而一场国家级电影盛事,则能让整座城市在公众心中留下深刻的文化印记。我们相信,未来的宜昌,不仅在旅游手册上,更将在电影文化地图上,占据耀眼的位置。
以城为卷,书写长江文化的时代新篇。宜昌承载的,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江水,更是绵延不绝的文化长流。从古至今,这座城市始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参与者。如今,借助电影这一现代艺术形式,有望开启讲述宜昌故事的新篇章。电影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大众艺术形式,而宜昌拥有的长江文化、诗歌文化、历史底蕴,正是中国故事最生动的素材。屈原的《离骚》承载着深沉的家国情怀,王昭君的故事传递着民族团结的佳话,三峡工程则展现了现代中国的雄伟气魄——这些都可以通过电影的艺术表达,焕发新的生命力。此次活动,是宜昌向全国电影人展示城市魅力的绝佳机会。当电影工作者们漫步于长江之滨,感受着千年文化的脉动,或许就能找到下一个伟大作品的创作灵感和素材。而这种双向赋能,正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最有效的路径。
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当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荣誉之夜与长江文化在宜昌相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文化盛事,更是一种文化的对话,一次过去与未来的握手。借助电影这一语言,宜昌的故事、长江的故事、中国的故事,必将传播得更远、更广。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梅慈宇(枝江市问安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