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兆虎、田春杰)作为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保康县抢抓省、市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创新实施“五个统筹”工作法,全速推进国内知名生态文旅康养目的地建设。
统筹资源力量,强化发展“力度”。县委、县政府高规格成立由县政协主席任指挥长的文旅康养目的地指挥部,统筹政策、项目与资金。建立联席会议、领导包保、督办考核等闭环机制,将105项重点任务按“五化”管理要求压实责任。出台专项扶持措施,以奖代补448万元,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统筹项目赋能,增进体验“深度”。以重点项目为引擎,强化招商引资与资金整合,丰富旅游业态。九路寨创5A项目全面启动,云崖酒店投入运营;六柱垭亲水项目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五道峡溶洞景观与民谷演艺实现焕新升级;蜡梅谷素心云居民宿建成开放。一系列高品质项目的落地,极大提升了游客的沉浸式体验。
统筹品质提升,增加品牌“亮度”。充分发挥“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国家级品牌效应,优化“县城——景区——乡村——廊道”全域发展格局。成功入选“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4A级旅游景区总数增至5家,尧治河——六柱垭片区持续擦亮“湖北十大避暑旅游目的地”品牌。保康县荣膺“康养旅游休闲度假名县”称号。
统筹供给,提升服务“温度”。开展服务提升行动,开通多条景区公交专线,优化新能源车充电网络,设立公铁换乘中心,实现“落地即享服务”。策划推出星空露营、森林康养等精品线路,尧治河等三大民宿集聚区“一房难求”。结合节会赛事举办农特产品展销,并组织12场“文化消夏”演出进景区,让服务更贴心、体验更丰富。
统筹宣传推广,提高市场“热度”。构建线上线下、政企协同的立体化宣传矩阵。开通主题彩铃和入境欢迎短信,赴重庆、武汉、南阳等地精准推介,成功吸引上海、北京等地远程客源。创新举办中国山地越野公开赛(保康站)、“清凉”马拉松等品牌赛事,“跟着赛事去旅游”成为新时尚。其中,山地越野公开赛(保康站)吸引全国3000余名选手在山水间畅游,极大提升了保康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