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湘:展信开颜!
沈从文笔下的茶峒,让世人知晓了湘西那个被时光温柔以待的边城。渡船、白塔、黄狗,还有翠翠那双明净的眼眸,成为了无数人对湘西最初的想象。就在这片土地上,沉水静静流淌,吊脚楼依山而立,赶尸、蛊术的神秘传说与苗家银饰的叮当声交织,构筑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湘西。
湘西美景
而在洞庭湖之滨,另一座城也因一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让岳阳成为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故乡。登楼远眺,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此情此景,跨越千年依然激荡人心。岳阳楼的飞檐翘角,与湖面的波光相映成趣;龙舟竞渡的鼓点,与渔歌互答的悠扬,共同谱写着这座水城的日常。
岳阳楼
两座城,因文而名,却各自绽放着独特的人文光华。
在湘西,清晨的雾气还笼罩着凤凰古城的青石板路,沱江上已传来船工的号子。赶场的苗家阿妹身着精美银饰,笑声如铃;老人们坐在街边,用古法编织着竹器,时光在这里仿佛放慢了脚步。血粑鸭的香气从吊脚楼里飘出,混合着米酒的醇香,这是湘西特有的味道。
湘西地质公园
而在岳阳,洞庭湖的晨曦照亮了巴陵广场,早起的市民已在湖边练起了太极。鱼市的喧嚣宣告着一天的开始,新鲜的洞庭银鱼、莲藕,将水城的丰饶展现得淋漓尽致。傍晚,湖畔的茶楼里飘出君山银针的清香,老人们在棋盘上对弈,闲话着岳阳楼的前世今生。
暮色下的洞庭湖
湘超联赛的战火继续燃烧,湘西与岳阳即将相遇。两地的足球风格,恰如各自的风土人情——湘西人的倔强与执着,岳阳人的开阔与变通,在绿茵场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湘西吊脚楼
当比赛的哨声响起,这不仅是竞技的切磋,更是两种文化气质的对话。翠翠等待的渡船,终将驶向洞庭的浩渺;而岳阳楼眺望的远方,也包含着湘西的群山。
洞庭湖湿地
两座因文而名的城,两种各美其美的人文,在湖湘大地上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无论赛场上的胜负如何,两地人民都会为对方的拼搏喝彩——因为我们知道,正是这不同的风土,孕育了同样可贵的精神;正是这各异的人情,丰富了同一片天空下的生活。
湘西的坚韧与岳阳的沉稳,恰如湖南人精神的两面。无论赛场上的胜负如何,两地人民都会为对方的拼搏喝彩。这份情谊超越竞技,源远流长。
你的铁子:阿岳
文字:张萌图片:文旅湘西 杨一九 彭宏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