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溪边草
如果一个人行走的路程已经注定,那么这一次小黄山之行,于我,是不可复制的体验。2023年5月2日,我们一行人从上塘出发,行车2个多小时,经小源坑口村、上董村,到达丽水市缙云县大洋镇,徒步“小黄山”。

每次在路上,我都觉得,这大概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徒步跋涉了。遗传让我对自己的身体不能自信,阴雨天里关节的酸疼不再是一粒钙片可以缓解的。可我骨子里好强,以为可以通过锻炼来战胜命运的缺陷,细细想来,终究是有些太贪心了,人生哪有什么完美呢?

完美的只有自然风光。也只有大地是公平的,她不带偏见待人。比如这一日虽天公不美,从海拔1250米的牛厄岭背出发,潮气的风刮得人忍不住想要退缩,可思来想去终究没有回头,忍着右腿膝关节的隐隐痛,坚持走完了最后一步路,看完这世界奇异的风景。

驴行让人强大,看多了风雨,就不会在意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中午12点,我们在海拔1477米的石鼓尖附近做饭,隔着距离看山,那山头的侧影似乎是头狮子。

平日繁琐的工作让人周身疲倦,这烟雨也让人的情绪也变得潮湿起来。

在这之前,我只知道“五岳归来不看山”的黄山,却不知道永嘉邻县缙云的“小黄山”。因其花岗岩地貌形成叠箱岩、神女峰等景观,山顶巨石旁生长着形似黄山的迎客松,成为驴友圈的标志性符号,故被称为"小黄山"。

每次进入丽水,我都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宽大、厚实、古朴、干净,在这片土地上,我总会遇见特别的人。

在驴行之前,我的世界十分狭隘。我依赖着自己那一分半亩地生存,并不在意世界的广大多样。

而驴行之后,土地的姿态在我心里有了更具体的描述。比如当下这高耸的山崖,谁能说这不是最美的风光呢?

与北方的广大开阔不同,南方的高山挺拔险峻,山路蜿蜒曲折,雨季来临,行走在山路间,表达也变得委婉含蓄。

可我还是要感谢身边人对我无限的包容、接纳。这么多年在路上,遇见各种人各种风景,我总是不能放低对朋友亲人的尺度,越是与我亲近,我对他们的要求越发严格。原是我见过最好的人,知道真正的爱是什么,就很难将就。

像我看这山,那么完美独特。我甚至觉得,这不该叫小黄山。它该有另一个属于它自己的独特名字。

我们在林子里深深呼吸,这一趟行走,让我们的肺部充满氧离子。

回家的路上还看了田园风情无限,只想让脚步慢一点,时光慢一点。感谢小伙伴们的陪伴。(本期摄影:方圆贵和、卢时铸、溪边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