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东坡区的文旅消费场景再添一抹亮色——位于复兴镇的京川东坡记忆九大碗沉浸式宋韵生活体验区正式迎客,迅速成为市民游客感受传统文化、享受休闲时光的热门去处。“带孩子来这里吃饭,既能了解东坡文化,又能动手体验,比单纯参观更有意思。”市民王可坤带着家人前来,对这座隐于乡野的“文化客厅”赞不绝口,“在城市近郊能有这样一方静土,让人惊喜。”
作为东坡区打造消费新场景的创新举措,这种文化与商业的深度融合让人耳目一新。目前,东坡区正积极探索构建多元消费新场景,通过业态创新、场景融合和体验升级,为区域消费市场注入新动力。
01
运动休闲新风尚 商业体育完美融合
秋意渐浓,东坡消费市场却热度不减。运动场馆、文化空间和商业街区正在悄然蜕变,通过场景创新、业态重构和体验升级,持续为“千年诗书城”增添新活力。
在已经投入使用的眉山国际轮滑滑板中心,时尚前卫的场馆设计已呈现。专业级的滑板场地、国际标准的轮滑赛道,以及配套的休闲商业区,共同构成了一个全新的运动休闲空间。“我几乎每周都会来轮滑中心看儿子滑轮滑。”带着儿子前来训练的市民刘瑜告诉记者:“这里建成后已然是年轻人聚集的新地标,孩子在刚建成就迫不及待来体验了。”
“我们致力于将专业体育与休闲娱乐相结合,打造有活力、有时尚感的城市运动新空间。”项目运营方负责人介绍,该中心总投资5500万元,占地约61亩,除了专业运动设施外,还有主题餐饮、潮流零售等配套业态,是眉山首个体育主题商业综合体。
“这样的创新尝试已初见成效。运动场馆不再只是专业训练场地,更是市民的‘健身会所’和‘社交客厅’。”该负责人补充道。
02
文化体验新突破 千年宋韵现代传承
京川东坡记忆九大碗将体验空间延伸至城市近郊,在一方庭院中还原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白墙黛瓦、亭台水榭,园内“一池三山”水系与百年荔枝树相映成趣。游客不仅可以在苏式园林中漫步,感受四季花木与古典建筑之美,还能品尝复原的东坡九大碗、体验各地优质河鲜,沉浸式感受“可尝可感”的东坡生活美学。
四川锦苑京川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世龙介绍,2022年,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企业决定将“后厨”优势转化为面向消费者的文旅资源,总投资2亿元打造京川东坡记忆九大碗。
“游客不仅可以品尝美食,还能参观传统的豆瓣、泡菜制作工艺,甚至体验制作过程。”宋世龙表示。
这种“前店后厂”的模式,既保障了食材品质,又通过文旅消费反哺农业,实现“一颗豆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增值。项目建成后,直接带动就业100余人,并与当地农户建立稳定的食材采购合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03
业态融合新尝试 文创商业相得益彰
在苏眉1037文创园,另一种形式的消费创新正在发生。园区通过“文创+商业”的模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消费体验空间。
“我们每周都会来逛逛,这里总是有新鲜体验。”正在参观文创市集的大学生李雯说:“不像传统商业体只是购物,这里更像是个开放式的文化展览馆。”
“我们几乎每个月都会推出新的主题活动,每季度都会进行业态优化调整,这个月我们也将开展万圣节主题游戏活动。”苏眉1037文创园运营总监表示,通过持续创新,园区已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商业街区向文化体验空间的转型。
园区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引入非遗工坊、创意设计、艺术展览等业态,打造出“有内容、有温度、有创意”的特色商业空间。“上半年园区客流同比实现25%以上的增长,商业空间正在成为传播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东坡区,类似的消费创新正在多点开花。从轮滑中心的运动休闲,到复兴镇“东坡院子”的文化体验,再到苏眉1037的文创商业,这些新兴消费场景通过差异化定位和特色化运营,共同构建起多元立体的区域消费体系。
东坡消费新场景的不断涌现,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选择,更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从运动场馆到文化空间,从传统商圈到文创园区,东坡正通过文化、商业与科技的创新融合,构建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消费新场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消费体验,正成为“千年诗书城”的新名片,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