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敦煌。当落日的余晖为连绵的沙丘镀上金边,伴随着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2025首届“探路中国·千村同行”戈壁远征活动落下帷幕。
在过去的5天4夜里,一支由深圳20余家股份合作公司青年骨干、中层高管以及科创、金融、实业企业家组成的特殊队伍,用脚步丈量了88公里的古丝绸之路。
这不是一次寻常的旅行。在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的历史节点,这群被视为深圳经济“毛细血管”的本土力量,选择出城,从繁华的南海之滨走向浩瀚的西北大漠,发起了一场关乎传承与开拓的集体叩问。
徒步分为三队竞技,最终,在严苛的积分规则下,由黄星儒担任队长的第三队凭借出色的团队协作夺得冠军。但对所有“戈友”而言,胜负早已不是终点。这88公里,是一所风沙为墙、星空为顶的“戈壁商学院”,更是一场淬炼深圳精神、重铸深圳韧劲的灵魂洗礼。
源起:接班之问
“读十年的书,不如扛一回枪;喝十场酒,远远没有一起走一次戈壁,感情这么纯粹。”在戈壁营地的篝火旁,此次活动发起人、千村同行董事长陈宏一语道破了这场远征的“内核”。
这场出城之举,源自一个深刻而迫切的“接班之问”。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杆城市,深圳孕育了950余家股份合作公司,手握近30万亿市场潜力的村集体经济,是深圳45年发展的见证者与获益者。然而,正如陈宏所言:过去四十余年,村集体依托红利,通过土地开发与物业出租实现了丰厚积累。但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如何破除守成思维,避免躺平心态,推动从“守业”到“创业”的二次飞跃?
“有一条村的董事长问我,‘陈总,我们现在有点家业了,但我们的下一代,没打过工、没创过业、没失败过,没经受过社会的毒打,他凭什么能接得住?’”陈宏复述着这个直击灵魂的提问,“他问我,能不能带着他的孩子和班子成员,去经受‘社会的毒打’?”
“‘毒打’在何处?我带他们去卖炒粉不现实,”陈宏说,“那我就带他们去走戈壁,去淬炼意志、凝聚共识。”
这个提议,点燃了深圳本土力量的集体共鸣。向西、渔丰、水贝、沙嘴、田心……罗湖、福田、宝安等多个区的20余家股份合作公司积极响应,不少董事长亲自带队,与来自科技、金融、投资、地产等领域的企业家们共同组队。
这不再是“村”的独行,而是一次深圳新老力量的生态“大融合”。
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湾财社董事长陈文定在出征会上表示:“当各村集体的务实、科技创新的锐气、金融资本的远见,在戈壁碰撞融合,我们期待一个‘千村同行,生态联盟,合作共赢’的新未来。”
这群特殊的“戈友”,从深圳出发时,就带着一个共同的愿景——今年出城走戈壁,明年出海闯天下。他们要在苍茫天地间,为深圳集体经济的再出发,寻找一个关乎未来的答案。
征途:88公里的“见天地”与“见自己”
“茫茫的一片都是石头,四周都长得差不多,各种荒凉。”第一次来到戈壁的第三队队长黄星儒,如此描述他对“大漠孤烟直”的初体验。
这场远征,选择的正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根据路线方案,全程88公里,被划分为4个“考验日”。
第一日,20公里,从大月牙湖至香炉营地。这是“蜜月期”。队员们尚且兴奋,途经戈壁、草甸、梧桐林,甚至能看到丹霞地貌。陈宏回忆:“第一天走下来,大家觉得,这是过往生活中没经历过的,很兴奋。”
第二日,24公里,从香炉营地至北山营地。真正的考验开始。地貌变为戈壁、丘陵、盐碱地,队员们需穿越疏勒河峡谷与雅丹魔鬼城。兴奋感被迅速磨平,队员们开始感受到身体的极限。
第三日,24公里,从北山营地至哈拉湖营地。这是“崩溃日”,也是意志力的“淬火日”。连绵不绝的盐碱地与戈壁丘陵,将所有人的体能逼到了极限。“今天下午到最后,”黄星儒坦言,“发现这个东西真的是越来越难。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第四日,20公里,从哈拉湖营地至终点。这是“冲刺日”。穿过最后的戈壁与沟壑,终点线就在眼前,胜利的渴望压倒了所有的疲惫。
88公里,每一步都是一次与自己的对话。这支队伍中,有初生牛犊的“村二代”,有身经百战的CEO,更有年过花甲的长者。
二队的两位长者——64岁的庄岳文和谢玉娴,成为了队伍的精神图腾。他们没有因为年龄而享受任何特权,一步一步,用超越年龄的坚韧走完了全程。他们缓慢但从未停止的脚步,诠释了深圳第一代建设者那股一步不退的韧劲。
这股韧劲也在青年一代身上爆发。第三队队长黄星儒在第三天最艰难的时刻,脑中只有一个念头:“我出门的时候跟女儿说,爸爸一定要完成这个给你做榜样。如果88公里走不下来,我没办法回去面对她。”这份承诺,让他咬牙坚持。
三队队员陈迪生也表示,这次走戈壁88公里非常有感触,“人生的长度我们决定不了,但能尽量拓展它的深度和广度。希望以后本村的兄弟多多走出来,团结一心。”
然而,戈壁最深刻的课程,往往不在规划的坦途上。“我们今天走了一段错路。”陈宏在采访中提到了这个插曲。
在第三天的极限状态下,队伍偏离了预定路线。但在陈宏的记忆中:“彼此之间没有抱怨,没有责怪。”这支临时组建的团队,在岔路口展现了深圳人“不抱怨、只解决问题”的务实基因。
而惊喜,就在此刻降临。“我们发现了一片美丽的芦苇滩!”陈宏至今仍觉不可思议。在原计划之外的岔路上,他们邂逅了戈壁滩上最美的风景——成群的野生驴、羊驼,和一片在荒漠中顽强生长的、金黄色的草地。“虽然走了一点小弯路,但那条弯路却让大家见到了戈壁滩上最美的风景。”
这仿佛是深圳45年发展史的一个隐喻——这座城市最伟大的成就,往往不是源于一张完美无缺的蓝图,而是源于“敢闯敢试”,在一次次偏离既定路线的探索中,以坚韧和团结,闯出了别人从未见过的风景。
课堂:风沙淬炼的“戈壁商学院”
如果说白天的88公里是体能课,那么每晚在营地举行的复盘会,就是这所戈壁商学院的专业课。
这群在商海中沉浮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在极度的疲惫后,围坐一堂,分享的不再是客套的场面话,而是直击灵魂的真问题。
“平时我也带领我的团队。”有队员在复盘时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做企业讲究‘人和’,但在今天的挑战环节,团队出现了多种意见,导致决策很慢,成绩不好。如果重来,我应该当机立断,综合意见,选一个最好的方案。该拍板的时候必须拍板,而不是让不同意见发散。”
这正是戈壁教给他们的领导力——它不是一味的“人和”,而是在关键时刻的决断与担当。
与此相对,第二次走戈壁的骆宸章,则在游戏中学到了“被领导”的智慧:“当我转换角色,我是被领导的那个人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真的需要去完全信任我们的伙伴。相信他的力量,他会带你走一条非常舒服的路。”
“一个人在戈壁上,你能走5公里、10公里,你能走20、30公里吗?不可能。”陈宏说,“到了这里,才深深感悟到了什么叫‘幸运’——能支撑你走下去的,就是团队。”
这并非虚言。徒步中,一个常见的场景是:当有人掉队,必定“三四个人、四五个人同时停下来,甚至跑回去接他”。
第三次走戈壁的温子豪,此次作为副主席,更深刻地体会到引领更多人赢的感觉。他观察到,在严寒和挑战中,队员们自发地接纳和包容,“敢于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用别人的长板”,最终实现了1+1大于2的化学反应。
在白日极限行走、夜晚寒风刺骨的营地,如何将这些闪光的思想火花高效沉淀?这堂“商学院”的课程,也得到了来自深圳科技力量的技术支持。
作为本次活动的战略合作伙伴,荣耀为队员们提供了技术支持。比如,在每晚的复盘会上,戈壁的严苛环境成为了荣耀Magic V5折叠屏手机的试炼场。
在零下5°C的低温中,这款手机依然凭借其出色的续航和抗寒能力运行流畅。其折叠大屏与分屏功能在此时发挥了奇效:队员们可以在一块屏幕上查看白天徒步时拍摄的戈壁地貌照片,在另一块屏幕上打开笔记应用,协同记录复盘时的思想火花。
这不仅是硬件的胜利,更是深圳“效率基因”在戈壁的完美复刻。荣耀Magic V5以其便携的PC级生产力和强大的离线处理能力,无缝接入了这所“商学院”最高效的复盘流程,成为确保戈壁所学不被风沙吹散的“数字参谋”。
传承:见自己,见天地,见未来
10月24日,当三支队伍全部冲过终点线,88公里的征程画上了句点。
根据积分规则,黄星儒带领的第三队凭借更出色的整体协作和青年冲劲,赢得了团体冠军。同时,所有全程完赛、不抛弃不放弃的队伍,均获得了象征团队荣耀的“沙克尔顿奖”。
在终点线前,当所有队员高举双手欢呼时,一台荣耀Magic V5被稳稳立在岩石上,以合影模式,清晰定格了每一张饱经风沙、汗水与泪水,却无比灿烂的笑脸。
“我感觉我这次来戈壁晚了。”陈宏在终点感慨万千,“如果早来十年,我的生活事业不是这么一个规划。走一次戈壁,让我少走十年弯路。”
骆宸章则看到了更广阔的“连接”。她坦言,创业的路是孤独的,很多时候不被理解。“但戈壁这条路,让你找回初心,也让你连接到更多不同行业的人。”她坚信,这次徒步让“更多中国人看到了不一样的深圳本地人”,也让“本地人看到了不同行业的精英高管”。
对于黄星儒、陈迪生、温子豪这样的深圳青年创业者而言,他们收获的不仅是奖牌,更是父辈“敢闯敢试”精神的“体感”传承。
88公里结束了,但“千村同行”的故事才刚开始。这场在戈壁熔炉中淬炼出的信任,为“千村生态联盟”的启动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这群深圳人,在丝路古道上,用脚步和汗水,重铸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深圳韧劲”。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严兆鑫
视频:毛伟军 郑铭鹏 罗德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