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
来汤山秋游啦
历史+自然=大热出圈
秋意渐浓,汤山迎来了一年中最富生机与活力的季节。这座素有“温泉之乡”美誉的千年小镇,如今不仅是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更成为南京及周边城市中小学秋季研学与户外实践的首选地,十月份两周便接待了近3.5万名学生。
汤山
何以出圈爆火?
跟着小布一起来看看
秋季的汤山
有何迷人之处
首先
咱们去四大核心景区逛逛
江苏园博园
一园看尽江南,一趣读懂自然
南京园的重现六朝皇家气韵,苏州园尽显江南园林的细腻婉约,在徐州园一览北派园林的豪迈格局……江苏园博园内“苏韵十三园”以其精巧的园林造景、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互动体验,成为学生团队集中打卡的区域。
国庆期间爆红的“那是自然探索乐园”成为秋游学生的新宠。这里是国内首个以“动植物社区”为概念的互动体验区,汇聚了多种温顺可爱的小动物,学生可在专业引导下参与喂养、观察与互动,近距离感受生物多样性。
·
阳山碑材
巨石不语藏千古,沉浸体验活历史
秋季的阳山,层林尽染,登高望远,碑材在金黄秋叶的映衬下更显苍劲雄浑。在此驻足,不仅能直观感受古代工程的宏伟,更能思考历史变迁与文明传承。
秋意正浓
山脚下全新打造的“明文化村”,通过沉浸式场景与互动表演,让大家亲身参与古代市集、民俗游戏等活动,在体验中了解古代生活百态。
·
汤山矿坑公园
粉黛浪漫季,秋季也能可爱
矿坑公园独特的季节景观成为今秋汤山最大的“惊喜”——大片的粉黛乱子草如期绽放,形成一片如梦似幻的粉色海洋。这片浪漫的粉黛花海,瞬间成为游客的最爱。
·
穿行其间,在这片粉色世界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温柔与诗意。这不仅仅是一片花海,更是一个激发想象力、培养审美情感的天然课堂。
汤山直立人博物馆与猿人洞
穿越百万年,对话古文明
作为汤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科普基地,汤山直立人博物馆以“地层天书”、“洞天福地”、“人类密码”、“文明之基”四大主题展厅,向游客们系统展示了汤山地区6亿年的地质演变与古人类活动史。而一楼的虫博馆也成为大家了解昆虫、零距离接触生态自然的机会。
秋游汤山
与之相邻的猿人洞景区是一处天然溶洞,洞内钟乳石、石幔、石笋千姿百态。“博物馆+实景洞穴”的立体研学模式,使抽象的古生物与地质知识变得可感可触。
汤山秋游火爆背后
是资源禀赋与持续创新的双重驱动
历史人文底蕴深厚
这里是“行走的课堂”
汤山因温泉得名,更因温泉而兴。早在南朝时期,宋武帝之子刘义恭便在此留下《汤泉铭》,盛赞温泉“四时如汤”。六朝时期,梁武帝母亲曾在此沐浴疗疾,被敕封“圣汤”;唐代韩滉为女建延祥寺;民国时期陶庐等名人故居,更将温泉文化与建筑艺术、历史文化紧密相连。
这些深厚的人文资源,为研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与情境载体。秋游不再仅是“看风景”,而是通过实地走访、场景还原、故事讲述,使历史人物与事件“活”起来,成为学生们的生动教材。
自然与科普资源富集
这里是“天然的实验室”
汤山不仅拥有温泉,更是一本“打开的地质教科书”。猿人洞里雷公洞、葫芦洞等溶洞展示了数亿年的地质演变,而“南京猿人”的发现更使汤山成为东亚古人类研究的重要据点。这种“地质+古人类+温泉”的多元资源组合,在全国范围内也属罕见。
TANGSHAN
对学生而言,汤山是一座集地质考察、生物观察、古人类研究于一体的“户外实验室”。
秋日研学
生态修复与工业遗存焕新
这里是“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汤山在过去因采石业留下不少矿坑与工业废墟。近年来,通过系统性生态修复与创意改造,这些“伤疤”被转化为旅游资源。园博园、矿坑公园不仅是“城市双修”理念的成功实践,也成为生态环保教育的现实案例。
曾经的采石宕口
如今的矿坑公园
在盘活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着力推动品牌升级与节庆活动焕新
实现持续引流
成功塑造了“四季皆可游”的品牌形象
“出圈”之路越走越宽
从华晨宇演唱会到LMF音乐节,从UTO越野赛到星空剧场寻梦焰火世界,汤山近年来以“音乐+体育+焰火”为组合拳,持续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活动。这些IP活动不仅带来瞬时人流,更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持续提升汤山的品牌知名度与年轻吸引力,使“春秋游”、“周末游”、“假期游”成为常态。
LMF音乐节
从历史的深处走来,汤山以其温泉、碑材、猿人、园林、生态等多元资源,构建起一个集休闲、科普、运动、文化于一体的旅游生态系统。秋季的汤山,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栖居与成长的课堂。
未来,随着汤山在文旅融合、业态创新、服务提升上的持续探索,这座千年小镇有望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文旅教融合”的示范高地。
金秋正好,莫负时光
即刻出发
体验这份触手可及的秋日美好
获取详细行程、定制专属方案
或寻求合作
欢迎联系汤山国旅业务合作
期待与你,在汤山相遇!
部分图片来源:四季汤山全域旅游
点分享
点收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