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风这支最神奇的画笔,将太行山的层林染成斑斓的调色盘,当崛 山的红叶如火焰般点燃山脊,当汾河的水波倒映出湛蓝高远的天空……山西,便进入了它一年中最富诗意的季节。此时,最好的旅行方式不再是隔着车窗观望,而是跨上一辆单车,让自己成为风景的一部分。山西这些最美骑行路线,沿途可以观赏多处人文景观和众多城郊森林公园的秋日美景,一“骑”去体验。
太原西山骑行路线

从千年古刹晋祠出发,历史的沉香便随风萦绕。沿着西山旅游公路蜿蜒前行,这条被誉为“并州翡翠项链”的路线,精巧串联起太原的49处人文景观与17座城郊森林公园。途经牛家村口,转入天龙山森林公园,秋色在这里挥洒得淋漓尽致——枫树、黄栌、橡树织就的锦绣,层层叠染,宛如打翻的调色盘。登高远眺,蒙山大佛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凤颐谷的幽静,田家沟的淳朴,狼坡的野趣,杜儿坪桃花沟春日虽过,秋日的静谧却别有一番风味。
继续前行,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里,松涛阵阵,泉水淙淙。骑行至马头水乡,可见梯田错落,农舍俨然。当崛 山的陡峭山崖映入眼帘,漫山红叶在秋阳下燃烧,壮美得令人屏息。最终抵达汾河二库,水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与斑斓山色,为一天的骑行画上圆满句号。这条路线,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从历史走向自然,让心灵在骑行中获得澄澈与安宁的旅程。
晋城绿道骑行路线

在森林覆盖率超过42%的晋城,骑行成为一种“森呼吸”享受。这条绿道设计科学合理,驿站设施完善,是骑行新手和休闲骑友的理想之选。从市区出发,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林木葱郁,古刹钟声悠远。继而骑向被誉为“全国文明村”的东四义村,田园风光与整洁村容相映成趣。
经过西刘庄村,进入伊侯山林场,仿佛闯入一个天然的氧吧,松柏的清香与富集的负氧离子让人神清气爽。生态公园及生态旅游观光大通道则将“龙潭夜雨”“碧落卧云”等古典景致与现代休闲农业园串联起来。骑行于此,速度可以放得很慢,只为充分感受清风拂面、鸟语花香,与好友谈天说地,在绿意中彻底放空身心。
山西汾河骑行路线

这是一条沿着山西母亲河——汾河展开的约300公里的文化探寻之路。从临汾汾河公园启程,两岸垂柳依依,水面波光粼粼,成群的水鸟时而掠过,为骑行奏响自然的乐章。不久便抵达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古木参天,承载着无数华夏儿女的乡愁。
继续向北,经霍州市,至灵石县,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静候你的到来。骑行其间,高墙深院的晋商豪宅,砖雕、木雕、石雕精美绝伦,无声诉说着当年的繁华与智慧。进入介休市,汾河湿地森林公园展现着生态治理的成果,芦苇摇曳,水草丰美。
随后,车轮驶向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穿过古老的城门,在青石板路上慢行,票号、镖局、县衙……明清城市的风貌扑面而来。接着抵达祁县乔家大院,“大红灯笼”虽已成记忆,但晋商文化的严谨与辉煌依旧在每一进院落中流淌。最终回到太原,汾河景区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两岸公园绿地绵延,现代都市的活力与母亲河的温婉在此完美交融。建议用2-3天时间,从容感受这条集自然生态与晋商文化于一体的精华路线。
“重走梁林路”骑行路线

对古建文化深度爱好者来说,选择“重走梁林路”骑行路线,可跨越千年,回归原点,在古建中寻找历史,在历史中沉淀心情。依次造访普化寺的宁静、华严寺的恢弘。当悬空寺出现在眼前,它如镶嵌于绝壁上的楼阁,其“奇、悬、巧”令人叹为观止。骑行至应县,巍峨的释迦塔(应县木塔)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在夕阳下看归鸟环绕,时光仿佛在此凝固。
探访云冈石窟,精美的石刻造像诉说着北魏的佛教艺术巅峰。一路向北,触摸塞外长城的沧桑墙体,感受“长河落日圆”的边塞苍凉。最后,抵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土林,奇特的地貌在光影变幻下如梦似幻。这条路线,是一辆单车、一群知己,在历史长河中的漫溯,在古建遗存中寻找生活真义的深刻体验。
山西挂壁公路骑行路线

中国9条挂壁公路中,山西拥有5条。挂壁公路地处绝壁险境,自然构成一种极有特色的美景,从远处看就像大气磅礴的山水国画,从隧道洞里的侧窗向外看,又像是在画廊里欣赏一幅幅风景画,这样的独特体验吸引众多骑友前来探索。锡崖沟挂壁公路最为奇险,它承载着三代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愚公移山”的现实写照。抵达王莽岭,太行之巅的壮阔云海与嶙峋怪石,是对艰辛攀登的最佳犒赏。最后的昆山挂壁公路,以其原始和粗犷的姿态,将骑行者完全包裹于太行的雄浑气场之中。沿途,你还可以顺道探访八里沟的飞瀑流泉、太行山大峡谷的深邃幽静。
报喜有话说
“骑行+”山西文旅新引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办公厅日前公布,太原环西山—汾河“骑行+”线路入选全国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名单,这一荣誉背后,是山西以骑行线路为纽带,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这条蜿蜒于山水之间的骑行路线,正在成为串联人文景观与自然美景的“金丝带”,为山西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山西打造的骑行线路,其独特魅力在于将分散的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太原西山骑行路线串联起49处人文景观和17个城郊森林公园,让骑友在运动中领略“一步一景”的独特体验。山西汾河骑行路线则如一条文化长廊,将洪洞大槐树、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文化地标串联成线,让骑行成为移动的文化体验之旅。
更值得关注的是,“骑行+”模式正在催生新的文旅消费场景。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途的农家乐、民宿、特产店因骑行者的到来而焕发新生机。骑行驿站不仅是休憩点,更成为展示当地特色文化的窗口。这种深度慢游模式,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提升了旅游消费质量。
“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将骑行旅游提升到新的高度。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让骑行者能够近距离感受古长城的雄浑壮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则提供了观赏母亲河的独特视角;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更是成为挑战与美景并存的热门路线。这些线路不仅满足了运动需求,还打造出独具山西特色的旅游品牌。
赛事活动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放大了骑行线路的文旅价值。环山西自行车骑游大会等赛事,让“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新时尚。参赛者和观众在感受竞技魅力的同时,也成了山西旅游的体验者和传播者,形成良好的品牌传播效应。
未来,山西还需在提升骑行体验上下功夫:完善沿途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打造智慧骑行平台,让骑行不仅是运动方式,更成为读懂山西的文化之旅。让每一段骑行的路途,都成为展示山西魅力的流动风景线。
山西的“骑行+”实践证明,当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不仅能激活传统旅游资源,更能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这条以车轮碾出的发展新路,诠释着山西文旅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纸上生花工作室出品
责编:兰虹
文字:刘聪 技术:张卫伟
本版图片由AI辅助生成
山西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