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民宿还能体验康养项目”,近年来,木里以“文旅+康养”为抓手,解锁“医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让藏医康养从“小众体验”变为“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
木里的康养根基,深植于自然的馈赠之中。这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独具特色,年平均气温11.5°C,成为四季宜居的“天然气候调节器”。全县69.86%的森林覆盖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原始森林、高山草甸与湖泊溪流交织成景,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可达数万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为旅客提供了净化身心、舒缓压力的自然疗愈场。
不仅有自然的“硬支撑”,木里的藏医康养文化更沉淀着千年智慧。作为藏医药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木里拥有丰富的藏药资源,许多生长在高海拔、无污染环境中的藏药材,如虫草、贝母等,药效独特且品质优良;同时,中藏医“整体调理、辨证施治”的康养理念,搭配药浴、头疗、香疗、食疗等传统技法,既能缓解现代人群常见的颈椎不适、疲劳乏力等问题,又能实现“治未病”的健康养护,为康养产业发展注入文化与技术内核。
依托这份“藏医、藏景、藏俗、藏药”的独特家底,木里县正从“单点服务”向“全域布局”推进康养产业升级。
“将拟建‘医养联合体’,和民宿酒店开展合作,对民宿主理人进行康养知识及业务技能培训,开展足浴、头疗等康养业务。”据县中藏医院副院长刘仁勇介绍,目前已和屋脚乡利加咀村杜基民宿、俄亚乡观巴里民宿、仓央庄园民宿、彭桑措民宿等县域内多家民宿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出《藏式康养民宿服务指南》;每年还通过培训、巡诊义诊等活动,把医院“康养”搬入民宿,提供易行的藏康养服务,让藏医康养触手可及,后期将对模式逐步延伸推广,扩大到全县范围。
据了解,为让“旅”与“修”深度融合,木里县还精心规划了三条特色康养旅游路线,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藏医药沉浸游,以县中藏医院、藏药博物馆为核心,游客可近距离观摩藏药炮制技艺,追溯藏医发展脉络;静心修养游,依托色拉尼布、香格里拉湖等优质景点资源,打造徒步疗愈、湖边冥想、森林康养等自然体验项目;藏式旅居游,联合合作民宿推出“住宿+康养”定制套餐,提供藏医体质辨识、个性化藏药浴、藏式养生茶等专属服务。
从“天然氧吧”的生态优势,到“千年藏医”的文化优势,再到“医养结合”的服务优势,以“医文旅融合”为纽带,木里县正将分散的康养资源转化为全域化的康养体验,让更多人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