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林公园绚烂的地肤草 记者 常静 摄
行走在十月的包头,仿佛闯入了一个浓烈的调色盘。建设路上,垂柳飘荡着依然翠绿的发丝,在寒风中坚守着浓郁;钢铁大街上,杨树、海棠、黄杨错落有致,依旧枝繁叶茂;阿尔丁南大街的河北杨、新疆杨,伸展着粗壮的臂膀,与林间浓密的紫叶李的暗红、金叶榆的亮黄、卫矛的粉橘一起,把南北中轴线覆盖成绵延数里的色彩交响。民族西路上的“网红”白蜡,呈现出柠檬黄到金棕的渐变,在秋阳下透明如琉璃……
这醉人的秋色,是包头市用半个多世纪时光书写的答卷。作为曾经“风沙弥漫、干旱少雨”的北方工业城市,包头对绿色的渴望刻进了基因,时光悠悠,改变的不仅是城市容貌,更是发展的哲学。
独特的“美学叙事”
说起包头的四季,从事城市园林工作三十多年的吴丽敏最喜欢秋天。每到这个季节,她都要认真地走一遍包头的园林和街道。作为包头市园林事业发展中心绿地管理科副科长,吴丽敏除了看到树木花草的美,更在关注所有树木和花草的生长情况,特别是近年来引种的彩色树种的适应情况。
园林工作人员修剪树木
“包头园林从建设之初就特别重视城市绿植的丰富性,特别是进入21世纪,领导和专家深知,单一绿色已无法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他们精心调配城市的四季色调。通过‘增彩延绿’工程,加大本土优势树种的培育,引进和驯化彩叶树种,例如金枝槐、红叶海棠、紫叶稠李等,努力将包头的街道、公园、广场打造一首色彩协奏曲。包头园林还从北美、欧洲到东亚挑选合适树种,让适合北方气候的彩叶植物在包头找到了新家,为每一条街道赋予了独特的色彩主题,让城市道路不再是冰冷的交通线,而是有温度、有性格的生态廊道。”吴丽敏说。
从寒冷的早春开始,园林人就用饱和的颜色装点着城市,吴丽敏说,这几年春寒料峭中,二月兰已开遍路边,4月20日,三色堇让街头五彩斑斓。盛夏、秋季的花卉,多得数不过来,到了冬季,彩色有机覆盖物又让单调的城市生机盎然。“包头在保证植物多样性的同时,特别注重保持植物的平衡,在注重景观效果的同时,又特别注重植物的功能性,正是在这样思路的指引下,包头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风格,不盲目追求亮丽,但又美出草原钢城的美学叙事。”
小朋友在公园里寻找多彩的秋天
身边的“宝藏公园”
这些天,地肤草由绿转为黄、红,一丛丛、一簇簇,红得鲜艳夺目,如晚霞般绚烂,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轻风拂过,地肤草随风摇曳,如同海浪一般此起彼伏,泛起阵阵涟漪,又似舞者翩翩起舞,煞是好看。
走进锦林公园,锦园里大片的地肤草绘出一幅幅令人心动的秋日画卷,这样的景色吸引了很多爱美的市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前来打卡。
吴丽敏虽然也陶醉在锦林公园管护所所长赵明祥和同事们打造的美景中,但她最关心的是他们一起试种的改良槐——看着毛茸茸的枝干上叶片饱满翠绿,两个人商量着如何保证它们安全越冬。
作为城市北部最大的城市公园,锦林公园一直是“宝藏公园”,这里走过了曾经的苗圃时代,建园后这里按照园林中心提出的“春有花、夏有樱、秋有叶、冬有景”的思路,将这里打造成41.33万平方米的理想空间。
赵明祥介绍:“秋天的浓郁是春夏美景的收官之作,公园目前有各种树木4万余株,近年来,我们不断增加彩叶树种,引种部分珍稀树种,同时打造丰富的林下空间,让走进锦林的市民和游客不论哪个季节在感受美景的同时,舒适、舒服充盈内心,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包头,了解这座城市的绿色发展。”
多彩的“季节诗篇”
从复兴大街一路向东,中心区的市民公园仿佛油画《金色的秋天》的城市版,浓郁、斑斓、充满暖意。
在这里,一年四季谱写着多彩的诗篇。早春四月,当北方多数城市还在“冬眠”,开元大街以南的市民公园已经绽放第一抹春色,连翘的明黄、山桃的粉嫩、榆叶梅的绯红,这些耐寒花卉经过精心培育,在残雪中傲然绽放,将春天的讯息提前了一个月。最美的是这里的芍药牡丹园,每到花期,人们为了这抹瑰丽纷纷前来,一时间,人花争艳。
市民公园管护所所长赵焱介绍,市民公园夏季的绿也是多彩的,从墨绿的云杉到翠绿的白杨,从青绿的垂柳到嫩绿的国槐,深浅不一的绿构成了城市的底色。紫叶矮樱、金叶女贞等彩叶植物巧妙点缀其间,打破了绿色的沉闷。更不用说那些精心设计的花境,从鸢尾到萱草,从月季到菊科植物,不同花期、不同色彩的地被植物交替登场,确保从春到秋花开不断。
“为何要在城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地方打造如此美丽的公园?其实我们就是想透过这片斑斓,让更多人看到这座工业城市的绿色蜕变以及园林人的坚守执着。真正的绿化不是简单的种树植草,而是创造会呼吸、有生命的生态系统。在这里,每棵树都是经过精密计算的色彩音符,每一片花海都是呼应季节的韵律诗行。”赵焱说。
公园里健身的队伍
健康的生态体系
走进包头的每一个人,对这座城市最大的感受是,每一条道路都郁郁葱葱,特别是秋季,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的色彩厚重相拥,与天空的湛蓝定格成城市大片。
为保证这样的景致与城市的发展协调一致,自今年3月份起,包头市园林事业发展中心园林养护队积极聚焦花卉培育、道路景观、补植复壮、治理黄土裸露等重点,全面提升城市绿化品质。
园林养护队技术员蔡学文介绍,养护队以钢铁大街、建设路为轴,夏日里,累计营建精品小微花境景观40余处、栽植花卉共计52.7万株,在建设路赛汗塔拉段直播百日草花海2万平方米。在钢铁大街、建设路、阿尔丁大街等路段补植行道树236株;补植小叶黄杨、紫叶李、水蜡等绿篱3200平方米。今年在养护上做足了文章,对建设路两侧及中带的8000余株杨树、2000余株柳树进行集中提干、对钢铁大街的海棠进行整形修剪,消除安全隐患。创新运用“胶带阻隔+环保药剂”防治榆叶甲虫害,通过树木空心探测仪科学实施大树复壮养护,布设天牛诱捕器开展虫害精准防控,构建健康生态体系。
“从建设路的黄金隧道,到青年园内的斑斓画卷,城市轴线上的秋景,以其不同的姿态,展现了自然规律之美,体现了城市生态建设成果,我们还兼顾了‘落叶缓扫’等精细化措施,从而保留秋韵,平衡管理与自然景观,延长秋景观赏期。”蔡学文说。
【短评】
工业之城的逐绿梦
◎记者 赵永峰
透过这片斑斓秋色,你看到的是一座工业城市的绿色蜕变,是园林人将生态理想编织进每寸土地的执着,更是包头这座城市实现绿色梦想的坚持。
深秋的包头,五彩斑斓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一种宣言——工业与生态可以和谐共生,钢铁与柔情能够彼此成就。当人们在金色银杏树下驻足,在红色枫叶前留影,他们见证的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是一座城市向着更绿色、更宜居未来迈进的坚定步伐。
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片彩叶,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梦想:让包头不仅以钢铁闻名,更以四季不断的色彩、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成为北方大地上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而这斑斓秋色,正是这个绿色梦想最绚丽、最动人的篇章。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策划:张建芳;记者:赵永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