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9日)
农历九月九,是为重阳
当“九”这个至阳之数
在时光中相逢、重叠
便为这个节日赋予了
生命长久、安康圆满的深沉寓意
秋风送爽时
我们的先人不曾虚度
他们登高以揽清气
佩茱萸以辟寒邪
饮菊酒以涤尘心
食秋糕以补脾胃
这并非仅是风雅的仪式
更是一套源自
古老智慧、顺应天时的“生命养护体系”
而今
这份传承千年的秋日养生哲学
与彩云之南的山川灵气相遇
一场关乎身心安顿的旅程
正悄然开启
这个重阳
不妨带上家人深入云南
让自然的殿堂疗愈身心
让万物的风物成为良方
在山水之间
为生命寻回最本真的从容与安宁
雨林间,践行登高古意
重阳登高,最初的目的是避祸禳灾。而在养生的角度看来,秋高气爽之时,登临高处,更是为了吐故纳新,吸纳天地间的浩然清气,以涤荡身心,抵御秋冬的寒邪。
图源:西双版纳发布
在云南,我们将这一古老仪式温柔重构,化为一场与父母长辈同行的疗愈之旅。不必攀登令人望而生畏的绝壁,我们的目的地,是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作为公认的“天然纯氧工厂”,这里的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远高于都市环境。陪伴父母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下,藤蔓缠绕之间,每一次深长的呼吸,都仿佛是对他们肺腑的一次温柔抚慰与彻底净化。
图源:新华社
科学研究表明,在负氧离子丰富的环境中,人体新陈代谢会得到改善,能够帮助缓解疲劳、提升睡眠质量。在这片生命勃发的绿野仙踪里,我们与家人吸纳的不再是简单的空气,而是充满生机的“森林能量”。它轻柔地洗去长年累积的尘嚣与疲惫,也将岁月带来的滞重感,悄然化解在无边的绿意与亲情的陪伴中。
图源:云南发布(勐腊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云南,我们寻回了“登高”这一古礼的真意——不必刻意“登高”,而在与家人相伴,在雨林的每一次呼吸中汲取自然的滋养。这份浸润身心的康养体验,恰是对“生命长久”这一重阳寓意最美好的当代践行。
温泉里,延续佩萸智慧
古时重阳,人们将茱萸装入香囊,或佩于臂肘,认为其浓烈香气可驱邪避恶。从医学角度看,茱萸性辛热,有温中、止痛、理气之功,能驱散秋日的寒湿风邪。
而今在云南,我们为长辈寻得了一份更为温厚的款待——腾冲温泉。那不只是一池热水,而是大地慷慨赠予的“天然茱萸汤”。泉水从地心深处涌出,携着硫磺与其他矿物质的天然疗愈力,温度恰如拥抱,为劳碌半生的父母,辟出一处安放身心的暖融之境。
图源:云南发布
陪伴他们浸入这一片氤氲,看温热的水流轻抚过他们不再紧致的肌肤,蒸腾的雾气柔和了他们脸上的皱纹。那份暖意,不疾不徐,仿佛能透过腠理,缓缓渗入关节深处,将岁月积淀的僵硬与酸疼,一点点化开。这与古人“佩茱萸以御初寒”的初心同出一辙,却更为包容、更贴近身体——它以整个山川的温度,将人温柔包裹。
腾冲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云南,我们为“佩茱萸”这一古老习俗赋予了温暖的现代诠释。陪伴父母沐浴在腾冲的温泉中,让富含矿物质的地热泉水温柔地舒缓他们的筋骨,这既是对传统智慧的延续,更是对长辈最体贴的关怀。在云南,每一次温暖的浸泡,都是对父母最长情的陪伴;每一处自然的馈赠,都在诉说着重阳节最本真的祝福——愿时光善待,愿安康永伴。
茶香中,传承饮菊风雅
重阳赏菊、饮菊花酒,是流传千年的秋日雅事。菊花禀秋之气而生,其熟茶性微寒,能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恰是平衡秋燥的良方。而在云南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上,我们为长辈寻得了另一种温和妥帖的秋日滋养——一壶历经时光打磨的陈年普洱茶。
图源:普洱发布
云南的普洱茶,受云雾之滋养,在岁月的沉淀中完成生命的转化。不同于新生茶品的寒凉刺激,经过陈化的普洱熟茶茶性温和妥帖,汤色红浓明亮如秋日丰收的盛景,滋味醇厚绵长似岁月馈赠的智慧,正契合秋季“收敛滋养”的养生之道。
在苍山洱海畔的白族庭院,或是千年古茶树的浓荫之下,为父母精心布一席茶。看陈年茶饼在温水中缓缓苏醒,深红的茶汤在杯中流转,茶香袅袅,与山间的清风融为一体。普洱茶的温润能滋养脾胃,安抚心神,其丰富的茶多酚与益生菌群,更是身体的天然守护。
图源:“普洱日报”微信公众号
在云南,我们以漫山遍野的古茶树为媒介,以一壶温润的陈普为纽带,完成了对饮菊古礼的当代续写。这不仅是一杯茶,更是借这片土地独有的茶香韵味,为长辈献上的最长情的陪伴。当茶香在唇齿间流转,时光在谈笑间慢下来,最质朴的孝心与最自然的滋养,都融在这杯属于重阳的温暖茶汤里,诠释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深意。
膳宴上,升华食糕内涵
重阳节品“重阳糕”,是传承千年的味觉仪式。“糕”与“高”相谐,寄托着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祈愿。在云南,我们将这份美好的寓意,融入了独具特色的“云药”养生智慧之中。
图源:云南日报
清晨,为父母奉上一盅地道的“三七汽锅鸡”。精选文山优质三七,与本地土鸡在特制汽锅中慢蒸数小时,汤清味醇,既保留了食材的本味,又让三七“活血补气”的功效充分释放,正是开启秋日清晨的养生佳品。
图源:云南日报
正餐时分,不妨为家人准备一道“天麻蒸蛋”。昭通小草坝的优质天麻研磨成粉,与蛋液巧妙融合,蒸制出的蛋羹细腻柔滑,既保留了天麻舒缓头晕、平肝潜阳的功效,又以温和易消化的形式滋养长辈。
图源:云南发布(兰天明 摄)
午后小憩,一份精致的“茯苓糕”佐以石斛花茶,便是最贴心的茶点。茯苓健脾安神,以糕点的形式呈现,既延续了“食糕”传统,又以温和之力守护着长辈的脾胃安康。
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在云南,我们以“云药”为引,以美食为媒,让重阳的“食糕”习俗焕发出新的生机。陪伴父母品尝这些蕴藏养生智慧的特色药膳,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借这片土地的自然馈赠,践行最温情的孝道。在这里,每一道精心烹制的药膳,都是对“健康长寿”这一重阳祝福最美好的诠释,让康养真正融入与家人共享的温情时光。
重阳节的古老习俗
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健康密码
在云南
我们以山川为课堂
以风物为教材
将这些密码一一破译、实践
这个重阳
欢迎带上父母奔赴云南
在山水相依处
让自然的疗愈之力温暖父母的身心
让亲情的陪伴时光成为最好的孝道
愿每一位长者
都能感受到时光的厚待
开屏新闻记者 何丹
部分内容综合自新华网、云南日报、云南网、普洱日报、普洱发布等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开屏新闻资料图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易科彦 刘自学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