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莲花绽放;西南腹地,群山巍峨。贵州与澳门,虽远隔千里,却因一条奔流不息的珠江血脉相融。2024年,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澳门举行。2025年,当这场盛会的接力棒由澳门传递至贵州,两地的这段山水情缘,正如陈年佳酿,散发着历久弥香的醇厚韵味。

澳门一景
一江清水,涌动时代新潮流
珠江,这条蜿蜒于岭南大地的母亲河,将山海相隔的贵州与澳门紧密相连。每年冬春时节,珠江流域降水减少,咸潮上溯,曾让澳门同胞的饮水安全面临挑战。关键时刻,贵州主动调度南盘江等水利资源,为澳门“压咸补淡”,让清澈的江水源源不断地奔赴南海之滨。这跨越千里的生命之水,不仅滋润着澳门的千家万户,更流淌着两地人民心手相连的深情。
这份情谊也在合作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马干山,由澳门青年林燕玲团队打造的500余亩迷迭香种植基地,如今已通过三重国际有机认证。通过创新构建“贵州种植+澳门认证+全球销售”的现代化农业体系,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此同时,由贵澳两地青年携手创立的“贵州苗姑娘”手信品牌,巧妙结合贵州丰富物产与澳门成熟商业模式,如今已成功开设12家门店,让贵州的特色产品走进澳门乃至全国的大街小巷,搭建起“黔货出山”的彩虹桥。

由澳门青年打造的马干山迷迭香种植基地
艺术为桥,共绘民族文化新图景
文化的交流,为黔澳情缘注入了新的灵魂。当苗岭的古歌在澳门的现代舞台上回响,千年的文化记忆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去年末,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著名导演张艺谋与美高梅联袂打造驻场秀《澳门2049》。其中悠远的贵州苗族古歌被创新改编为《苗歌·空灵》,以前沿科技舞台呈现古老东方的智慧回声,令全球观众为之震撼。
以此为契机,《澳门2049》贵州民族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于今年3月在贵阳启动。未来三年,贵州民族大学将定向为澳门培养、输送民族艺术人才。这不仅是一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突破性尝试,为非遗活态传承开辟了新路,更架起了一座从贵州直通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桥梁,让民族艺术瑰宝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焕发新生。

《澳门2049》节目《苗歌·空灵》
黔澳携手,共拓文旅合作新未来
今年4月,“2025贵州澳门文旅座谈会暨产品发布会”在澳门成功举行,两地文旅企业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共绘文旅融合发展新蓝图。随后,十余家粤港澳大湾区优强文旅企业代表走进凯里非遗集市,在苗绣、银饰的方寸之间沉浸式体验匠心传承的魅力;澳门旅游团则借助“支支串飞”联程航班,漫游黄果树瀑布的雄奇,品味荔波小七孔的清幽,深入感受少数民族的生活意趣。
两地民间交往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当澳门职工联队跨越山海,与榕江“村超”联队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每一次传球与欢呼,都编织着友谊的生动图景;当关岭的古生物化石远赴澳门,在“古特提斯洋精灵”特展中诉说两亿年前的海洋秘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悄然完成;当澳门江门青年会的成员沉醉于苗族将历史绣于衣、刻于叶的技艺,他们触摸到的,正是贵州文化生生不息的鲜活脉动。

“2025贵州澳门文旅座谈会暨产品发布会”在澳门成功举行
从生命之水的守望到文化之根的相连,从产业合作的硕果到民间交往的温度,贵州与澳门的故事,是一首永不完结的情谊之歌。随着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的到来,这水月同天的情缘必将谱写更加动人的新篇章,凝聚成共同前行的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怡雯
编辑 李娟
二审 李劼
三审 田旻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