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下笔之前,我一直在思考,用一句什么话来形容当下荆州文旅的局面呢?思虑良久,陆游这句千古名句浮现在眼前。而且简直是量身打造,浑然天成。
荆州,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荆州古城,更是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楚国800年,鼎盛在荆州。关羽在此镇守10年,威震华夏。荆州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楚都,久负盛名的三国名城。
甚至还可以不谦虚地说,在湖北乃至华中及整个南方的历史人文景观里,荆州古城堪称王者级的存在。但是,这么多年来荆州却一直不温不火,其核心原因就在拥有资源却不善于利用资源,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留不住客。如何破解这一困境和桎梏,荆州似乎一直在摸索,但却一直没有把这件事给整明白。
直到今年国庆,荆州彻底逆袭了!128 万游客挤爆古城,大家不再“打卡就跑”,平均多待 1.5 小时,夜间消费占比飙到 45%。朋友圈里全是本地人骄傲的呐喊:“终于不用发愁带朋友去哪玩了!”“家乡旅游终于支棱起来了!”这一次,荆州到底做对了什么?
一、从前三大硬伤,让好资源躺平多年
还记得去年带外地朋友游荆州,全程像“赶场式打卡”:“这是古城墙,有两千八百年历史;那是博物馆,中国地市级博物馆之首;还有楚王车马阵,媲美秦始皇兵马俑。”
“好了,这些死历史都看完了,咱们去宜昌看活山水吧?” 朋友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身为荆州人的我,脸上火辣辣的。
其实荆州不是没努力过:电影节办了,明星来了又走,曲终人散之后没留下半点痕迹;马拉松跑了,选手冲线就离场,赛道回归平静;龙舟赛划了,鼓声停了就散场,水面再无波澜。热闹过后,荆州还是那个“路过就走” 的城市。
问题到底出在哪?三大硬伤,刀刀见血:
有资源,没转化。楚文化、三国故事都锁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游客隔窗相望,始终隔着一层“看不懂、摸不着” 的纱;有活动,没延续。节庆活动像过年放鞭炮,噼里啪啦热闹一阵,然后就没了,平时古城还是冷冷清清;有景点,没体验。古城墙还是那道墙,关公还是那个姿势,二十年如一日。游客来了除了拍照,真不知道能干啥。
二、转折三招破局,让历史“活” 起来!
从2025年9月开始,荆州换了赛道,在成功举办为期一月,涵盖200多场大小活动的第二届楚文化节之后,市主要领导拍板决策:由荆州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领衔,把国庆中秋的古城给整热闹起来。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不负厚望,积极发挥其在思想、策划、导演和执行团队等方面实力强劲的优势,以深厚文化底蕴为根基,上演了一台“千年一城满风华”文旅大戏,通过“文化 +” 多元融合模式,让楚文化、三国文化等历史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旅游体验。核心就一句话:让历史活起来,让游客玩进去。这三招,直接盘活了整盘棋!
第一招:文化+ 科技,老故事有了新讲法
东门夜空,数百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化身楚国标志性的“虎座鸟架鼓”,在星空下翩翩起舞,光影交织间,仿佛穿越回战国朝堂;大北门城墙变身巨型幕布,“桃园三结义” 用激光全息技术震撼上演,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仿佛要破墙而出,鸡皮疙瘩掉一地;更绝的是 VR 穿越楚国,戴上设备就能和张居正元宇宙对话,听他讲讲万历新政的那些事儿。科技不是噱头,而是让千年历史触手可及的新语言 —— 年轻人举起手机拍照发圈的那一刻,荆州就已经赢了。
第二招:文化+ 演绎,游客从 “看客” 变 “主角”
这才是荆州逆袭的“王炸”!不再是隔着距离看表演,而是沉浸式融入故事里:在护城河上,“屈原” 亲自撑船迎接你,船头共诵《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的吟唱声回荡在水面,瞬间梦回楚辞时代。
大北门下,关羽骑着赤兔马威风凛凛入城,你可以直接加入他的“军队”,跟着将士们喊口号、巡城墙,体验一把三国英雄的豪情;南门歌台更接地气,谁都能拿起话筒,在千年古城墙下唱首歌,民谣、流行、甚至楚剧都能来,氛围感直接拉满。当游客从 “看故事的人” 变成 “故事里的人”,这种体验,根本让人舍不得走!
第三招:文化+ 旅游,短期爆红变长期红利
最让人惊喜的是,荆州这次没有让热度“凉下去”!国庆刚过,荆州紧急复盘,总结经验和成绩,肯定了荆州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的运作思路,立刻推出常态化方案:三大城门,周周有戏。东门《九歌梦华录》、大北门《三国英雄路》、南门全民歌会轮流上演。线上线下,随时可约。不用等节日,周末就能来打卡,提前在公众号预约就行。
10月24日起,“千年一城满风华”文旅项目升级版震撼启幕,三大城门主题活动与沙市五一路阳台剧场常态化运营同步发力,让这座沉淀千年的古城,彻底告别“节日限定”的短暂热闹,迈向“周周精彩”的鲜活日常,为市民与游客奉上浸润历史、贴近生活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一城三景,一景一韵。东门的楚风浪漫、北门的三国豪情、南门的全民欢腾,三大城门以差异化主题演绎千年文脉,让历史在沉浸式体验中焕发新生。了让更多人共享这场文化盛宴,荆州对三大城门活动实行“固定时段+线上直播”的双重保障,所有活动均通过“荆州发布”“荆头条”视频号、“江汉风”抖音号、江汉风客户端同步直播,让无法到场的观众也能“云游荆州”,感受古城的文化魅力。
就这样,一下子彻底解决了“平时冷清清” 的痛点,让荆州从 “节日限定” 变成了 “天天精彩”。
三、数据说话,游客用脚投票
寂寂深巷无人闻,一朝名动天下知。
数据不会说谎:国庆期间,128 万游客涌入荆州古城,同比暴涨;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 1.5 小时,不再是 “走马观花”;夜间消费占比达 45%,古城夜景、夜游项目成新宠。社交媒体上,荆州#荆州古城#相关主题的1.5万多条,整体流量超过23亿+。
但比数据更动人的,是本地人的认同感。朋友圈里刷爆:“作为荆州人,第一次为家乡旅游感到骄傲!”“终于能大方喊朋友来荆州玩了!” 这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千金难买。
四、这一次,荆州做对了什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次,荆州做对了什么?
找准了痛点。不是资源不够好,而是体验不够妙。游客要的不是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是身临其境的感受;跟上了时代。老文化要用新方式讲,老景点要玩新花样。无人机、元宇宙、沉浸式演绎,都是年轻人能接受的“新语言”。 坚持了长期。不做 “一阵风”,要做 “四季歌”。文旅不是快消品,细水长流才能留住人。
从“网红” 到 “长红”,荆州才刚刚开始。现在的荆州终于明白,历史文化不是放在展柜里的古董,而是可以亲身体验的活故事。当你在护城河上与屈原对诵楚辞,当你在古城门下与关羽击掌相庆,当你在元宇宙里和张居正对话,那种穿越千年的感动,是任何教科书都给不了的。
从“路过荆州” 到 “留在荆州”,这条路荆州走了很多年,但现在,曙光已现。毕竟,谁不想:在楚王车马阵前拍一套战国袍写真?张居正故居来一场元宇宙对话?在古城墙下体验一夜三国梦?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恭喜荆州,这次是真的整明白了。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刚刚开始,路找准了,就千万别回头,一往无前的走下去,并不断地完善、丰富和发扬光大开来。
未来,已然是一条康庄大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