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永昌,秋阳朗照,驼铃悠扬。一支从东天山脚下远道而来的特殊队伍——“东天山来的骆驼队”,历经六十五个日夜的千里跋涉,终于踏上了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永昌。清脆的驼铃再次回响在这片承载着千年记忆的古城上空,唤醒了沉睡的历史,续写着崭新的篇章。
10月25日,在圣容泉广场,一场洋溢着浓厚情谊的欢迎仪式热烈举行。永昌人民以热情的歌舞和真挚的祝福,迎接这些沿着古老商道坚韧前行的现代“丝路行者”。这支由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发起的文旅团队,自2025年8月22日启程,由33峰骆驼、3匹马和20余名多民族队员组成,计划用百日时间行至河南洛阳,旨在以脚步丈量历史,用行动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历时65天,今天来到了咱们诗画永昌,感受到了浓浓的氛围和热情的接待。”驼队队长蒋晓亮说道。他的声音里,满载着旅途的风霜与抵达的喜悦。
这支队伍的到来,不仅是一次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溯源。永昌,这座坐落于河西走廊咽喉要道的古城,曾是丝路往来使者、商旅的必经之地。这里,矗立着被誉为河西“中天一柱”的钟鼓楼,静守着河西“第一名寺”御山圣容寺,更绵延着被誉为“天然长城博物馆”的汉明长城。每一处古迹,都是一页活的史书,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交融。
欢迎仪式上,永昌人民为远方的客人精心准备了地方特色美食——“永昌十八子”。餐桌上,两地饮食文化巧妙邂逅,笑声与赞叹交织。
据了解,驼队在前一天的行程中已造访了毛卜喇村,并品尝了当地的毛卜喇羊肉。蒋晓亮队长对此赞不绝口:“特别是这里的毛卜喇羊肉,非常可口…跟我们新疆的羊肉不相上下,在我的认知里,新疆羊肉好吃,来了永昌以后,永昌的羊肉真好吃,饮食非常丰富。”他还不忘向各地朋友发出热情的邀请,“欢迎大家来这里观光旅游品尝这里的美食,永昌‘亚克西’!” 这份来自舌尖上的认可,成为了连接两地人民情感的又一纽带。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驼队成员还将深度体验永昌精心准备的文化感知、风光游览、民俗体验等系列活动,全方位沉浸于永昌独特的人文之美、自然之美、民俗之美与舌尖之美。
驼铃再响,穿越的不仅是山河岁月,更是文化的隔阂;丝路新篇,谱写的不仅是行程记录,更是民族间深厚的情谊。“东天山来的骆驼队”在永昌的停留,是古老丝路精神在当代的生动体现。它让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脚步交织,让远方的故事与本土的风情融合,为“诗画永昌・丝路千年”注入了鲜活而动人的时代活力。这支驼队的旅程仍在继续,而丝路上关于交流、理解与友谊的故事,正如永昌秋日的硕果,芳香四溢,韵味悠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