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我国最大的故宫文物南迁专题馆——乐山故宫文物南迁陈列馆在乐山高新区正式开馆,同时发布“故宫文物游乐山”文物主题游径,跟着文物游乐山有了新打卡地。
该馆以“1+5”馆群模式运营,主馆“典守壮歌”通过“国之瑰宝 烽烟南渡”“乐山八载 功侔鲁壁”“东归北返 赓续文脉”三大篇章,完整呈现1933年至1965年故宫文物南迁历程,填补区域战时文化记忆空白,并整合展示、研学、文创功能,打造文化新空间。
“馆内将通过图片、历史资料、投影、智能触屏多媒体设备等方式,生动再现故宫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乐山故宫文物南迁历史研究院主任彭海军介绍,馆内数字化展区用现代科技让历史“活”起来,游客佩戴AR眼镜,就可见到“悬浮”在眼前的文物,还能隔空“拆解”文物打包方式,将文物从保存箱中取出。
在“乐山八载 功侔鲁壁”展区,1∶1复刻的宋氏宗祠存放场景令参观者驻足;朱漆木箱整齐排列,每个箱体都贴着泛黄标签。“别看这些箱子普通,里面可是大有乾坤。”讲解员彭思雨介绍,文物装箱有四层保护:最里是棉纸,然后是棉花、稻草,最外层是木箱。易碎书画还要用油纸包裹,防潮防蛀。
“这是一段文化的长征,也是一曲文明的壮歌。”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表示,乐山曾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长达八年,建立陈列馆不仅是为了纪念历史,更重要的是把文物南迁中蕴含的精神和时代意义展现出来、传承下去。
对于陈列馆的未来发展,彭海军提出明确规划: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对故宫文物南迁史迹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以学术立馆的思想推进这项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做好文物南迁史迹的保护与活化工作,运用研学、主题游径、学术研讨等流行方式,让社会各界更多理解、传承和弘扬这段历史。
这一规划与故宫博物院的愿景不谋而合。王跃工透露,故宫与乐山的合作将多方面展开,其中乐山市博物馆的改造升级也是重要一环。“未来将改造乐山市博物馆,让它具备承接故宫文物展览的条件。如果条件具备,更丰富的故宫文物展览将来到乐山。”
据了解,乐山故宫文物南迁陈列馆原址为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重要存放地,将于10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馆内设有咖啡区、文创区、阅读区,游客不必远赴北京就能买到故宫同款文创产品。(川观新闻记者 杨艺茂 川观新闻乐山观察 代玉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