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15:41
来源:中国网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
金秋的新疆,胡杨燃金,喀纳斯凝碧。近日,兰州铁路局兰铁国旅公司一趟“环西部火车游”专列,把大漠孤烟、天山明月串珠成链,更把“银发族”的幸福期待写进钢轨。车轮铿锵,驶过的不只是15天的旅程,更是新时代中国“老有所乐、老有所享”的生动注脚。
“环西部火车游”把千里边疆串珠成链,把“赏秋”与“康养”写进同一张行程单,这是铁路供给侧改革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温暖落笔。当“银发族”成为文旅消费新主力,供给侧就必须学会用“慢”的节拍回应“快”的需求:节奏慢一点,服务细一点,体验暖一点。这趟列车正是以“慢”制胜——夕发朝至、车随人走、景随车移,既避免了长途跋涉的疲劳,又留足了沉浸观景的从容,让“诗和远方”不再遥远,让“幸福晚年”触手可及。
更值得点赞的是,这趟列车把“国之大者”寓于“民之小事”。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也是多民族共居共乐的家园。列车一路向西,把吐鲁番的葡萄沟、喀什的古城、库车的王府、哈密的十二木卡姆串成一条“文化项链”,让旅客在一步一景中读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厚重,在欢声笑语里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度。当银发朋友们在大巴扎与维吾尔族大叔共跳一支麦西来甫,在布尔津的欧风街与哈萨克少年合影,文化的隔阂悄然消融,认同的种子悄然生根。一趟列车,就是一座流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堂。
有人说,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看它如何对待老年人。今天,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8亿,他们不再是“被照顾的对象”,而是“新生活的参与者”。当“银发列车”载着他们在喀纳斯湖畔拍下一帧帧金色倒影,在赛里木湖边留下一阵阵爽朗笑声,我们看到的正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鲜活注脚。
秋光易逝,但幸福长存。愿更多“银发列车”从祖国四面八方启程,载着亿万老年人去看山河远阔、人间烟火,在滚滚车轮上绘就共同富裕的新图景。因为,一个流动的中国,必然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中国;一个幸福的中国,必然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中国。(供稿人:席忠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