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九绵高速全线贯通,这条串联川西黄金旅游带的“动脉”彻底改变了沿线城市的交通格局。
10月28日,九绵高速通车满月,江油、北川、平武三地文旅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北川游客量同比增长33.8%,平武接待游客36.576万人次,江油方特等景区单日客流翻倍……一条高速如何激活区域文旅新格局?记者深入三地,从数据、场景与人的故事中寻找答案。
游客用脚投票
“快进慢游”成为现实
“从成都出发,这么快就能直达九寨沟,以前简直不敢想!”重庆游客张先生一家在九绵高速开通后,首次体验了“川西环线自驾游”。
数据显示,高速免费通行政策叠加国庆假期,三地游客量均创历史新高。
北川: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85.83万人次,旅游收入4.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8%、97.97%;
平武:累计接待游客36.576万人次,同比增长24%;
江油:方特园区单日客流突破2万,较通车前增长近一倍。
高速的“时空压缩”效应让“快进慢游”成为现实。
●在平武,从九绵高速平武互通驶出,不到10分钟即可抵达报恩寺景区;
●北川九皇山景区距高速出口仅5公里,游客量同比增长53.83%;
●江油青莲镇李白故居因交通便利,日均接待量较去年同期翻番。
客源结构剧变
川渝跨省游客量攀升
“篝火晚会上,十个人里至少六个来自成都或重庆!”北川石椅羌寨的羌族文化体验员王静告诉记者,九绵高速开通后,川渝游客占比从四成跃升至六成以上。
数据印证了这一变化:北川九皇山景区川渝客源占比超70%;平武报恩寺非遗体验区中,川渝家庭游客占比达65%。
同时,九绵高速串联九寨沟、黄龙等景区,带动跨省游客增长。
●北川九皇山推出“游九寨 住九皇山”联动活动,甘肃、陕西游客占比提升至15%;
●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新增深度研学路线,吸引北京、上海等地的自然教育团队,跨省游客同比增长20%。
文旅场景焕新
业态升级点燃消费热情
“孩子亲手做了月饼,还在原始森林里观星,这体验太独特了!”国庆中秋假期,在平武王朗景区,西安游客李女士一家参与了中秋手工活动。
通车带来的蝴蝶效应显而易见,三地纷纷打造新场景:
平武以“深山故宫”报恩寺为核心,结合非遗漆扇、民俗月饼制作等互动项目,带动文创产品销量环比增长40%;
北川九皇山推出羌族NPC巡游、星空电影夜游,民宿出租率达84%,村民民宿营收预计从年入8万元涨至20余万元;
江油深耕李白文化,青莲镇诗词创作、太平镇手工艺体验等活动带动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30%。
交通红利还催生“第二观赛点”等创新场景。
●平武借助川超赛事,在报恩美食坊设置直播大屏,发放消费券,单日吸引超5000人次参与;
●绵阳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依托“文化+科技”项目,国庆中秋假期《伴你飞翔》等王牌项目排队时长超1小时。
区域经济重构
带动村民增收商户转型
“九绵高速通了,我家农家乐收入翻了两番!”北川熊猫公园附近的村民王大姐笑着说。此前,她家民宿年收入约8万元,如今假期日均接待20桌游客,月营收突破3万元。
类似案例遍布九绵高速沿线:
●平武报恩美食坊的“货郎NPC”通过仿古银票引流,周边商户营业额增长50%;
●江油大康镇农家乐老板称,国庆中秋假期游客量较往年增长200%,“不少客人吃完还要打包特产。”
交通升级还推动产业转型:
●北川九皇山景区推出“徒步奖牌”激励计划,带动周边农特产销售增长60%;
●江油太平镇依托民俗体验开发文创产品,村民通过手工艺培训月均增收3000元。
九绵高速的通车,不仅是交通意义的“破壁”,更是区域经济与文旅生态的重构。
“满月”只是开始,如何让这波交通红利持续释放,将是下一阶段的关键命题。未来,三地计划深化联动:
➤江油突出李白文化IP,打造“诗词之旅”线路;
➤北川强化羌族文化体验,开发夜间经济产品;
➤平武依托王朗生态资源,推出自然教育课程。
从江油的文化沉浸、北川的民俗狂欢到平武的生态秘境,一条路让三座城的独特禀赋转化为游客触手可及的体验。
涪江观察记者:李春梅,任露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