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网】
钢轨延伸之处,皆为风景;列车奔驰之地,尽显繁华。今年以来,草原铁路以特色列车为笔,以文旅融合为墨,在北疆大地上绘就了一幅流动的生动图景。从歌迷专列的火爆到银发列车的温情,从胡杨季的旅游专列到那达慕的盛会列车,特色列车正成为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精准供给,激活消费新引擎。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出行需求,铁路部门摒弃“一刀切”的传统运营模式,转而深耕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实现了从“运人”到“运需求”的转型升级。歌迷专列以“公交化”运营和“暖心延时”服务,精准对接跨城观演需求;银发专列通过适老化改造和特色餐食,贴心服务老年群体;旅游专列则依托“胡杨季”等自然景观,打造“流动观景平台”。这种精细化运营思维,正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生动实践。
需求牵引,培育增长新动能。特色列车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前瞻布局。“演唱会经济”带动下的歌迷专列,不仅解决了大型活动期间的运输压力,更形成了“一场演唱会、多趟专列行”的消费联动效应。数据显示,草原铁路今年暑运发送旅客928.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国庆中秋假期发送旅客150.1万人次,再破纪录。这充分证明,以需求为导向的运输供给改革,能够有效激发潜在消费活力,形成供需互促的良性循环。
融合创新,拓展发展新空间。“铁路+文旅”的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运输业务的边界,开创了“运旅结合”的新模式。列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为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行“草原那达慕”专列、“火山号”旅游列车等特色产品,铁路部门将运输服务前置嵌入旅游产业链,实现了“在路上”的风景与“目的地”的魅力有机统一。这种跨界融合,既丰富了旅游产品的供给维度,也拓展了铁路自身的发展空间。
服务赋能,提升出行新体验。特色列车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特色”,更在于其背后温暖的服务内核。无论是歌迷专列的“深夜守候”,还是银发专列的“暖心服务角”,亦或是旅游列车的“风景讲解”,都体现了铁路服务从标准化向人性化的升华。这种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正是现代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交通运输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使命。草原铁路特色列车的成功实践表明,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以优质服务提升出行体验,以跨界融合拓展发展空间,是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铁轨为弦,鸣奏北疆发展新乐章;列车作笔,书写文旅融合大文章。随着更多特色列车的开行,草原铁路将继续以其创新实践,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铁动力”,在祖国北疆谱写更加绚丽的文旅新华章。(牛鹏成)
编辑:钱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