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古城景区正在创建国家5A景区,随州炎帝文化旅游区也在创国家5A景区,随州采取的各类措施和方法,对我们荆州来说都是现成的经验。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随州的这些措施能给荆州什么启示,荆州目前还有哪些不足,接下来该往哪使劲。
随州创建国家5A景区最让我印象深的一点,就是他们“全市一盘棋”的劲头。从公开报道能看到,随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创5A的事,还专门组了工作专班,明确什么时候要完成什么任务,市级领导每月调度、专班每周调度、责任单位每天推进,有问题不解决就不撒手。这种“拧成一股绳”的决心,其实就是告诉所有人,创5A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整个城市的大事。
这对荆州的启示就很明显了。荆州古城景区涉及的部门不少,比如文物保护、景区管理、交通、城管这些,要是各干各的,很容易出现“你管你的墙、我管我的路”的情况,最后啥都弄不好。咱得学随州那样,从上到下统一思想,明确每个部门的责任,比如谁来负责古城墙的日常维护,谁来优化景区周边的交通线路,谁来整治景区周边的环境,定好时间表、路线图,定期碰头解决问题,不能让创5A变成“口号式”的工作。
再看随州的另一个亮点,就是把“老文化”做出了“新花样”。他们没只盯着炎帝、曾侯乙编钟这些老资源看,而是用科技和新玩法让文化“活”了起来。比如搞了“寻迹炎帝神农”科技秀、“穿越青铜纪”VR体验,还弄了亲子营地、古风市集,国庆的时候随州博物馆和炎帝神农景区都成了“网红打卡点”,游客又能玩又能感受文化,自然愿意来。
这一点荆州得好好琢磨琢磨。我们荆州古城有三国文化、楚文化,还有古城墙、张居正故居这些资源,但现在不少游客来荆州,可能就是逛逛街、看看墙,体验感比较单一。我们是不是也能学随州,在“文化+科技”“文化+体验”上多下功夫?比如在古城里整个三国主题的VR体验项目,让游客“穿越”回三国时期感受历史;或者在张居正故居周边搞个小型的古风市集,卖些荆州特色的文创产品、小吃,再安排点汉服体验、非遗展示,让游客不光能看,还能动手玩、参与进去,这样才能留住人。
随州还有个做法特别接地气,就是让市民参与进来,做到“主客共享”。创5A的过程中,随州搞了不少景城一体的项目,把城市环境弄得更干净、配套更完善,市民出门跟逛景区一样,自然愿意支持创5A,还主动当城市代言人。有的居民甚至想在家门口开农家乐、文创店,既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给景区添了活力。
这对荆州来说也很关键。荆州古城就在市中心,景区和市民生活是连在一起的。要是创5A只盯着景区内部改,不管周边市民的生活,比如景区门口堵车、周边环境乱糟糟,市民肯定有意见,游客体验也会受影响。我们得学随州,把景区改造和城市更新结合起来,比如把古城周边的老街道修一修,整治一下乱摆乱放,完善周边的停车场、便利店这些配套,让市民觉得“创5A让咱生活变好了”,这样大家才会主动维护景区环境,甚至跟游客推荐荆州的好,形成“人人都是荆州代言人”的氛围。
说完了启示,再说说荆州目前存在的短板。第一个短板就是景区的“串联度”不够。随州修了炎帝大道慢行系统,把谒祖祈福区、遗址游览区、文物展示区串在了一起,还连起了不同时期的文化脉络。但荆州古城现在各个景点像是“散着的珠子”,比如古城墙、张居正故居、关帝庙,之间没有特别好的连接方式,游客要么靠走路,要么得打车,逛起来不方便,很难形成“一站式”的游览体验。
第二个短板是“体验感”不足。前面也提到了,荆州的文化资源很丰富,但大多还是以“看”为主,互动性、参与性的项目太少。比如游客看古城墙,只能在下面看或者走上去逛一圈,没有能让他们深入了解城墙历史的项目;三国文化也多是通过文字、图片展示,没有像随州那样的科技体验或者情景剧,游客很难有代入感。
第三个短板是“市民参与度”还不够高。目前荆州创5A,更多还是政府和景区在推动,不少市民可能只知道“古城要申5A”,但不知道自己能做啥,也没感受到创5A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比如景区周边的居民,可能还是觉得“申5A跟我没关系”,甚至偶尔会出现乱摆摊、乱扔垃圾的情况,没有形成随州那种“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氛围。
知道了短板,接下来荆州该咋努力就很清楚了。首先,得赶紧把“串联”的问题解决了。可以学随州修慢行系统的思路,在古城里规划一条专门的步行道或者观光车道,把各个景点串起来,比如从古城墙的某个入口出发,经过张居正故居、关帝庙,最后到三国公园,路上再设置一些文化标识、休息区,让游客能轻松逛完所有景点,不用来回折腾。
其次,要在“体验感”上花大力气。一方面可以搞点“文化+科技”的项目,比如在古城里建个小型的三国文化体验馆,用VR、AR技术还原三国时期的场景,让游客“参与”到历史事件里;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互动项目,比如定期举办三国主题的情景剧、汉服巡游,或者让游客体验荆州的非遗项目,比如楚式漆器制作、荆州鱼糕制作,让游客来了之后有得玩、有得回忆。
最后,得想办法提高“市民参与度”。可以多搞一些让市民能感受到变化的项目,比如整治古城周边的环境,修几个小公园、便民服务点,让市民出门就能享受到创5A的成果;也可以多宣传,比如通过社区通知、本地媒体,告诉市民“创5A能给咱带来啥好处”“咱能为创5A做些啥”,鼓励市民主动维护景区环境,甚至开个小店、做个志愿者,让大家都觉得“创5A是咱自己的事”。
其实不管是随州还是荆州,创5A都不是为了一个“5A”的牌子,而是为了让景区更好、城市更宜居、游客更满意。随州的经验已经摆在这里了,荆州只要能把这些经验学到位,把自己的短板补上,一步一步扎实干,相信荆州古城景区早晚能拿到5A的牌子,让更多人知道“荆州古城,名不虚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