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趁着秋意正浓,我决定带孩子上山,去那处隐匿于凤翅山林间的山泉水池,体验一次返璞归真的提水之旅。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取水之行,更是一场与自然对话、与孩子共处的温情时光。
午饭后,因为路比较远,我们骑着摩托,提着个大水壶和两个5L的农夫山泉的水桶就出发了,沿着凤翅山路一直向上,走到第二个转弯处就莫有大路了,需要我们手提水壶走过去。踏上了蜿蜒的山间小路。两个孩子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喊:“爸爸/妈妈,快点,注意安全!我要看泉水!”那声音清脆如林间鸟鸣,仿佛连山风都为之轻快起来。
山路两旁,枫叶渐红,野菊绽放,因为前一段下雨较多的缘故山路上长了许多小青菜草,点缀着黄土地。我们一边走,一边看着周围的树,听着虫的叫声,孩子好奇地问:“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呀?”我说:“是雨水渗进石头缝里,慢慢聚成的清泉。”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却亮得像泉水。
终于,我们来到了那处水池边。池水清澈见底,周围的石头泛着青绿的光泽。孩子蹲在池边,伸手轻轻拨动水面,惊起一圈圈涟漪。“好凉啊!”他惊呼,随即又笑了起来,那笑声与泉声交织,竟分不清是水在笑,还是孩子在唱。
我们拿出水桶,教孩子如何用旁边的水瓢往水桶里装水。第一次,他因为舀的比较少,力气不够,水桶倾斜,水洒了一地。他有些沮丧,我说:“没关系,泉水不急,我们也不急。慢慢来,就像它一样,一点一点,总会满的。另外,我们要洗一下水桶”第二次,他咬着牙,一边用肉嘟嘟的小手扶着水壶,一边继续用水瓢舀水,这次稳稳地舀了半瓢水,然后倒在水壶里。那一刻,他脸上的成就感,比阳光还要耀眼。
我们将水装满两只水壶。孩子看着水特别喜欢,说他要喝一口,于是舀了半瓢,我喝了一口,他和妹妹一人喝了一口。他说好凉啊!我说,你现在知道水的来之不易了吧,爸爸每次都是在这儿提水。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随后,我们打算返回,孩子坚持要试一试,我给了他一壶5L的水,他两只小手合力提着水壶,很重,感觉很吃力。于是我们一前一后,晃晃悠悠地走在山路上。孩子走一会儿就喊累,我们就停下来歇会。中途我征求了他几次意见,让我帮他提着,但他都拒绝了,说他可以,可能是最近看奥特曼动画比较多的原因,明显学会坚持了!
归途中,孩子突然说:“泉水真甜,比家里的水好喝。”我笑了:“因为这是我们一起打的水啊。它带着山风、阳光,还有我们的汗水。”他似有所悟地点点头,高兴地说:“爸爸,下次我还想来。”
不一会儿,我们就把水提到了摩托跟前。这一路,我们不仅提回了清冽的山泉,更提回了与孩子共度的珍贵时光——那是自然的馈赠,是陪伴的温度,是成长的印记。这一天,我们提的不只是水,更是童年的记忆,是亲情的沉淀,是生命中最清澈的源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