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深中通道西人工岛中庭,壮观的深中大桥全景尽收眼底,桥上车流如织,与蓝天碧海构成一幅震撼画卷。10月25日,这座“海上会客厅”迎来首批“内测官”,98名市民游客登上西人工岛,在这座超级工程上开启了一场融合壮丽风光与科普体验的探索之旅。
沉浸式科普体验 与超级工程零距离
此前,作为桥隧转换的关键枢纽,面积约13.7万平方米的西人工岛虽日夜繁忙,却始终蒙着一层神秘面纱。如今,它首次向公众敞开怀抱,将震撼的工程奇观和丰富的科技知识,转化为一场独特的文旅体验。
据深晚记者了解,整个西人工岛的文旅运营开发分阶段进行,首期主要围绕岛上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跨海通道科普基地开展研学、观光,此次启动为期一个月的运营前压力测试。
“我多次驾车经过深中通道,但从这个角度看到深中大桥,还是第一次,实在太震撼了!”望着眼前川流不息的车流或钻出隧道爬上大桥,或驶下大桥潜入海底隧道,深圳市民肖先生激动地对记者说。
登上西人工岛不仅能饱览深中通道风光,更是一次沉浸式的科普研学。步入面积达2200平方米的粤港澳大湾区跨海通道科普基地,游客能够全面深入体验超级工程的超级智慧。三楼展厅陈列了大湾区大通道的发展历程和深中通道的硬核科技,市民游客能系统了解深中通道如何通过“十大首创装备和系统”与“十项国际领先技术”,攻克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在二楼的科普互动区,孩子们可以通过趣味游戏了解交通工程知识,亲眼见证海底隧道的“呼吸系统”,并在户外展区亲手触摸深中大桥主缆、海底沉管隧道钢壳等实物,与超级工程零距离接触。
“通过今天的参观讲解我才知道,原来一根钢丝可以拉起三辆小汽车,我感觉很震撼。”刚上初一的中学生彭怿心表示,此行学到了很多深中通道建设的科普知识,收获满满。其父亲彭先生也告诉记者,孩子们一直想知道深中通道是怎么建的,这次特意带着两个孩子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以前经常带着朋友来参观深中通道,但只能开车沿途欣赏无法停留。现在开放西人工岛参观,很值得专程来游玩,值回票价!”彭先生说。
上岛采取预约制 重大节假日上岛陆路关闭
据悉,为方便市民体验,现已开通了从深圳前海和中山博览中心出发的专线巴士。深圳市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部长李鑫龙介绍,在后续测试中,还会在深圳人民大厦设置第三个出发点,每个出发点每天安排二至三班巴士。
西人工岛开放后会对深中通道的交通管理产生影响吗?重大节假日车辆已经超饱和了,还能上西人工岛观光吗?带着这些市民十分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路政大队副大队长李会强:“西人工岛并不是高速公路服务区,文旅运营和交通管理是严格分区的,岛内面积有限,无法直接开放给车辆上岛,当前的文旅运营采取预约集体乘坐大巴车的方式,而且在班次上是有严格控制的,并不会对现有的交通管理方式造成影响。”
据了解,考虑到重大节假日期间深中通道的车流量巨大,一般情况下不安排开放文旅项目,封闭从陆路进入西岛路线,以免对正常的通行产生影响。
李鑫龙告诉记者,西人工岛内测阶段以科普展厅作为主要的参观游览内容,预计在12月份正式开放运营后,会增加VR大空间、机器人互动体验馆、海上书吧、餐饮服务等“科技+文旅”的特色项目。目前,运营方也在研究开通水上乃至空中往来西人工岛的游览路线,在确保深中通道安全运营的基础上,提升市民参加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游览活动的体验感,让“海上会客厅”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 摄影记者 宁杰文 通讯员 苏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