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古南门下桂花飘香,脚下是承载岁月的古老石板路,眼前是风光旖旎的秀美山水,穿梭在热闹人潮中,瞬间为这幅静态山水画卷增添生机与活力。
当天,2025桂林艺术节山水市集“开市”。50个特色摊位沿榕湖岸边错落排布,将艺术创作、戏剧生活、互动体验与消费娱乐融为一体,让市民游客在青山碧水间沉浸式感受桂林文化魅力,解锁“山水+艺术”的新型城市生活方式。
多元文化交融,解锁市集“新玩法”
走进市集,仿佛踏入一座流动的文化博物馆。非遗手工艺品摊位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指尖翻飞,傩面具绘画、漆器制作等尽显精致;文创区里,桂林博物馆带来的梅瓶复刻摆件、甲骨文纹样摆件等,让有千年历史的文化遗产以新潮模样“圈粉”;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图书摊位前,文学爱好者沉浸其中,翻阅着描绘桂林山水的散文诗集;桂林特色小吃区更成了“美食天堂”,桂林凉菜、桂花饮品的香气交织,引得游客排起长队。
一位韩国游客在创意手工艺品摊位前驻足许久,最终选中了好几对微针勾线制作的耳饰。“这些饰品非常精美,特别是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纹,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与美丽。”她告诉记者,她计划将这些饰品带回国送给朋友,让更多人了解桂林的文化魅力。
“既能亲手体验非遗技艺,又能买到满是桂林记忆的小物件,这样的市集太有意思了!”来自湖南的游客李女士正拿着自己画的傩面具兴奋地与同伴分享。在傩面具体验区,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游客绘制脸谱,从勾线到填色,不少家庭亲子组合、通力合作,完成的作品既有传统韵味,又充满童真创意。而在创意画像摊位前,画师以桂林山水为背景,为游客勾勒出兼具个性与地域特色的肖像,拿到画像的大学生小林说:“把桂林的美景和自己的笑容定格在一起,这会是我最特别的桂林纪念。”
桂林元素满溢,本土特色“圈粉”中外游客
漫步市集,浓郁的“桂林味”扑面而来。桂林山水手绘明信片上,象鼻山、漓江渔火等标志性景观跃然纸上;桂林方言文创产品区,印着“没得事”“耍起”等方言词汇的T恤、帆布包,让本地市民会心一笑,也勾起外地游客对桂林方言的好奇;象鼻山卡通玩偶、桂花特色茶饮等周边产品,更是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伴手礼”。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桂林艺术节的城市板块活动,每次都想把最具广西特色的作品带给大家。”来自南宁的手工艺人刘琥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他展示的壮锦图案皮具,将壮族传统纹样与现代实用设计相结合,别致饰品、精美摆件、可爱玩偶等产品兼具美观与实用性。为契合本届艺术节主题,刘琥还特别设计了一款桂花图案的项链,他说:“桂林桂花香满城,把桂花元素融入作品,就是想让大家带走一份属于桂林的香气。”
“今年专门为爱咖啡的朋友们准备了桂花风味的特调饮品。”来自阳朔的摊主苏裕捷(小杰)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介绍。他的“小杰咖啡”摊位就设在古南门旁,空气中除了咖啡香,还弥漫着邻摊吐司与菠萝包的阵阵甜香,营造出轻松愉悦的休憩空间。“咖啡的醇苦里带着桂花的清甜,很有桂林的韵味,一下子就把氛围感拉满了。”几位本地的年轻人围坐在一旁的露营椅上,边喝咖啡边拍照。其中一位表示:“在古南门这样有历史感的地方,喝一杯融合了本地特色的现代咖啡,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苏裕捷希望,游客能通过这杯“桂林专属”的桂花咖啡,记住城市的独特味道。
与“小杰咖啡”的醇香不同,首次参加市集的摊主李彪,则用画笔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个细腻的桂林。他的“LEELI旅行手账明信片”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观众。摊位上摆满了融合了兴坪山水、本地美食等元素的明信片、钥匙扣等文创产品。一位顾客感叹:“太有纪念意义了!”这些精美的手作,成功地将桂林风情转化为可以带走的艺术纪念品。
一壶桂花咖啡、一份手绘记忆、一缕桂林味道。山水市集以其多元的面貌,成为连接艺术、生活与城市文化的生动舞台,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桂林味道”。
戏剧融入生活,艺术氛围浸润城市角落
作为本届山水市集的一大亮点,“山水、城市、戏剧”的深度融合,让艺术气息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古南门的古建筑与两江四湖的碧水青山相映成趣,成为天然的“戏剧舞台”;市集的布景中,随处可见印着经典戏剧台词的画布、展板,为市集增添了文艺氛围。
“以前总觉得戏剧离生活很远,没想到在这里也能感受到戏剧的魅力。”市民陈先生带着孩子专程来到这里,一边享受温暖的秋日阳光,一边观看戏剧巡游,还与戏剧人物合影,感受不一样的“戏剧生活”。
“我们在报纸上看到今天有市集活动,特地约了老姐妹们一起来!”年过七旬的刘阿姨在现场很兴奋,对各种文创工艺品爱不释手。她说:“桂林艺术节已经举办几年了,就像我们桂林人的节日。桂林这么美的城市,应该多一些这样的活动。”
本届桂林艺术节城市艺术板块负责人、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薛晓涵在接受采访时说,自2023年起,城市艺术板块便成为桂林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届都会结合不同场地与元素进行创新策划。今年的山水市集在商家筛选上更是别具匠心——50个摊位中,45个为常规摊位,5个为特殊主题摊位,其中手工文创类摊位达37家,摊主多为手工艺人,有桂林本土的,也有广西其他城市的。他们将广西元素、桂林元素融入作品中,用一件件作品讲述桂林故事,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傍晚时分,两江四湖灯光亮起,古南门下的市集更添浪漫氛围。游客们或在文创摊位前挑选心仪好物,或驻足欣赏美丽的山水夜景,或手持特色小吃漫步湖边……这场集山水之美、文化之韵、艺术之趣于一体的市集,不仅为桂林艺术节增添了活力,更让市民游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桂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无限可能。
来源: 桂林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