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中原大地,秋色如画,宾朋云集。10月24日下午,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平行论坛在郑州举行。
本次活动通过权威报告发布、精品线路推介及多场专题研讨,全方位展示了中国旅游城市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新动态与新思考,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际旅游影响力跃升15城揭晓,入境游精品线路发布
活动现场,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国际旅游影响力跃升15城》,郑州凭借深厚文化底蕴与蓬勃旅游活力位列其中。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所长刘祥艳介绍,研究团队在持续跟踪60个样本城市的基础上,于今年完成第二轮评估。结合2022年首次评估数据对比发现,部分城市在综合排名上实现显著跃升,且在至少一个评价维度上进步突出。据此,中国旅游研究院最终评选出“中国国际旅游影响力跃升15城”,分别为:重庆、杭州、宁波、大连、济南、合肥、郑州、太原、沈阳、石家庄、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兰州、温州(排名不分先后)。
榜单反映出国际游客需求的明显转变。当前游客更加注重个性化、深度体验与高性价比,同时也更看重旅行便利性与信息透明度。这一趋势使许多非热门区域中心城市展现出巨大的国际旅游增长潜力。越来越多国际游客在到访中国时,除传统一线城市外,也会选择前往郑州、大连等地,深入体验当地独特文化。
活动现场,郑州同步发布了入境游精品线路。此次发布的线路以“大山・大河・大平原”地理坐标为主线,围绕“一日见神韵、两日识格局、三日悟文明”的阶梯式体验展开设计,向世界游客发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邀请。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郑州此次发布的入境游精品线路,深度挖掘“山河湖城”自然格局下的五千年文明脉络,将世界遗产、考古遗址、非遗技艺与现代都市地标有机融合,覆盖老中青少全龄段需求,旨在推动郑州从“旅游中转站”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跨越。
三场专题探讨,共商文旅发展前沿议题
平行论坛的专题研讨环节成为思想碰撞的智慧盛宴。活动分为“都市圈文旅协同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对话”“国际旅游服务便利化与安全管理”“城市美好生活链接游客深度体验”三个主题,来自国内外政府、业界与学界的代表们围绕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在以“都市圈文旅协同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对话”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上,7名中外嘉宾共同讨论了都市圈的发展与未来。
“古都群是中原都市圈建设的最大优势,文旅产业是现代化河南建设的重要支撑。”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肖建勇介绍道。在他看来,“郑汴洛安都市圈”的文旅产业在交通、文化、品牌、项目、科技、玩法、体验、产品、产业、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在区域差异化发展方面,西班牙库韦利斯市(巴塞罗那)副市长保·罗德里格斯颇有心得。库韦利斯市距离巴塞罗那仅有45公里,因此该市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发展特色旅游、创办城市品牌等吸引游客。
另一场以“国际旅游服务便利化与安全管理”为主题的研讨,重点关注了旅游全流程的服务提升。世界旅游及旅行业理事会(WTTC)亚洲区总监王小石深刻阐述了“全链条便利化”的核心要义。她强调,真正的便利化贯穿游客“从出发前到返回国”的全过程,关键在于优化外国游客最在意的核心接触点,包括“入境流程是否高效、能否可以轻松上网、支付是否顺畅、语言是否通用、交通是否友好”等具体环节。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授、粤澳工商联合政策委员会顾问杨晶晶从国际营销角度补充表示,需通过“走出去”参展推广与“请进来”合作交流,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安全、丰富、多彩的旅游形象,让中国目的地进入更多国际游客的视野。
“城市美好生活链接游客深度体验”专题研讨则着眼于将市民日常与游客体验深度融合,以此推动旅游业向高品质、沉浸式方向发展。
中国神州旅程创始人李平章提到,许多外国游客来郑州的首选地是瑞光创意园区,因为他们更关注旅游的体验性。他坦言:“生活是客观的,美好是主观的。旅游目的地可以制造美好场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随着讨论的深入和共识的凝聚,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平行论坛在丰硕成果中圆满落幕。这场盛会既是对过去成绩的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新起点。它展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文旅发展的活力,更是中国旅游业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融入世界格局的生动写照。
正观新闻记者 许怡童 张晓璐 魏滢 文 徐宗福 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