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出入境旅游市场之一,中国正持续为世界旅游业复苏注入新动力。”在10月17日至19日举办的首届国际旅行服务大会暨交易展上,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主任刘士军表示。
联合国旅游组织今年9月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各旅游目的地接待量普遍增长,亚太地区复苏表现尤为强劲。中国作为全球重要旅游客源市场与目的地,市场活力持续释放。伴随过境免签政策持续优化,中国正吸引越来越多国际高端游客来访。国际旅游消费行为亦呈现新趋势,更多游客倾向于选择自然、健康及深度文化体验类产品。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认为,为吸引更多外国游客体验中华文化精髓,各地应着力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文旅IP形象。她强调,文旅IP构建应形成“文化认知-心理认同-行为认购”的良性闭环。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展会上,融合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的文创及潮玩产品,成为各地文旅展台的共同亮点。通过创意转化与美学表达,各地正以更年轻化、国际化的方式展示地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吸引国际目光。
文创产品成为“中国故事”讲述者
朱鹮毛绒包挂、“七仔”熊猫玩偶、藤编耳环与手串、“张骞出使西域”冰箱贴……在国际旅行服务大会展台,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带来约60种文创与非遗手工艺品,向全球旅行商与观众展示了一幅融合历史与生态的汉中画卷。
“文创产品是连接城市与游客的情感纽带。它们不仅承载情感,更让观众看见汉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徐红菊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
徐红菊介绍,近年来,汉中接待外国游客数量稳步增长,目前年接待量已超5000人次。此次参展产品以该市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为核心,力求在方寸之间讲述汉中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徐红菊告诉记者,朱鹮系列文创成为展会焦点之一。其中“朱鹮酒”融合黑谷非遗技艺与干红酿造工艺,以“健康中国”为理念进行包装创新,吸引多家外国企业现场品鉴并有合作意向。
“外国参展者对我们的非遗技艺与文创设计给予高度评价。”徐红菊说,“他们被中国风的视觉语言、国宝动物形象以及非遗技艺的深厚底蕴吸引。”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展区,红铜火锅、红铜水壶与绿陶茶具等一系列融合非遗技艺与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向国际观众展现出这座古城的文化魅力。
会理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李喻涵逸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来会理的外国游客普遍对绿陶制品尤为青睐,他们不仅赞赏其精湛技艺,也通过这一非遗窗口深入了解了中国茶文化与茶马古道历史。绿陶生肖摆件、耳钉、毛衣链等日常文创,以及红铜钗子等饰品,因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审美而广受欢迎。
“我们正通过非遗的创造性转化,推动会理文化走向国际视野。”李喻涵逸表示,此次参展不仅是产品展示,更是会理主动融入全球旅游市场的积极举措。未来,会理将持续以非遗为媒介,深化文化解读与体验设计,吸引更多外国游客走进会理,在器物之美与技艺传承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海外年轻人也需要“情绪价值”
在四川省乐山市展区,乐山冰箱贴、“伸出缘手”手链、熊猫玩偶等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憨态可掬、萌趣十足的“乐山小佛”尤为引人注目。
展区工作人员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这是乐山大佛官方文创“大佛印象”与泡泡玛特文创礼物联名推出的“如乐佛”系列文创盲盒,该系列以“佛系也奋斗”为主题,将大佛禅意与职场文化巧妙融合,通过轻松幽默的设计传递“佛系面对、积极生活”的情绪价值。
其中,“佛系也奋斗”系列盲盒共推出6款常规手办及一款隐藏款,每款均具备高辨识度的场景设定与情感共鸣点,例如“疾速下班”的造型手提公文包、神情放松,精准还原下班瞬间的释然与喜悦;“养生奶茶”的造型手捧奶茶杯,融入枸杞红枣元素,传递“朋克养生”的当代生活哲学。
该工作人员透露,该系列盲盒在国庆前夕推出后,迅速引发抢购热潮,20余天销售额近40万元。“如乐佛”系列文创手办,是乐山大佛景区深化年轻化传播、拓展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尝试,希望通过更多元的创意合作,让千年文化在世界范围绽放独特光彩。
在北京化生万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展区,慵懒可爱的水豚摆件、设计精巧的手串等潮玩产品琳琅满目——这是整个展会上唯一全部展示潮流玩具的展区,以其鲜明的年轻化定位成为现场焦点。
展区工作人员徐傲向记者介绍,这些承载情绪价值的潮玩产品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这些产品通常布设在景区、公园等文旅场景的自助售卖机中,平均每百名游客中即有一位下单购买。
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亮眼,这些个性化的“小玩意儿”在海外同样广受欢迎。尤其是“胖虎”系列产品,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销量持续走高,占公司玩具类业务总营业额的三至四成。
徐傲告诉记者,展会期间,一位在中国留学的韩国学生对这些潮玩产品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他在韩国经营一家小店,正考虑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将这些具有情感陪伴功能的潮玩产品引入当地市场。
AI+文创,重塑文旅互动体验
在“元界矩阵”展台,造型可爱的AI潮玩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该品牌市场部总监王琳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这是一款名为“伴游精灵”的AI产品,其基础功能为日常导览与陪聊,但对于城市、景区或文旅投资机构而言,其更大价值在于通过日常交互积累形成专属客户数据资产,并构建独立会员体系。
王琳解释说,在AI技术支持下,游客在离开某个城市或景区后,仍可通过随身陪伴的AI潮玩产品持续获得情绪价值,与该地保持黏性,游客的二次消费与复购也可通过“伴游精灵”继续。
王琳告诉记者,文创与潮玩近年来受到市场欢迎,尤受90后与00后消费群体喜爱。AI伴游精灵在外形设计上可与文创潮玩相结合,既满足年轻群体审美与消费需求,也丰富了城市与景区原有IP周边品类,为传统伴手礼提供新载体,拓宽礼品选择范围。
王琳表示,此次将“伴游精灵”带到国际展会,是希望推动其走向海外。该产品支持十几种语言,具备双向交互能力。无论是出境游的中国游客,还是入境游的外国游客,都可以在AI伴游精灵的帮助下,打破语言与文化习俗障碍,让旅行体验更加丰富。“来自德国、韩国等地的旅行商对AI伴游精灵表现出高度兴趣与关注。”王琳说。
随着更多文创IP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中国文旅产业正在书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篇章——这不仅为全球旅游业复苏注入了东方活力,也让世界在器物之美与科技之智中,读懂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中国。
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徐红菊与外国参展者交流。 主办方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