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城行记之叁: 寻常生活
©作者 泽众
陌生世界里,尚有熟悉的烟火气
——题记
6月1日 星期日
下午三点钟,骏睡醒了。自己玩了起来,等到四点钟喝过奶后,我推着他上街转转。此刻屋外阳光充足,刚刚下过雨的地面,还有些湿润,瓦蓝的天空,一片片雪白的云朵,在缓慢飘逸着。从公寓出发,沿着不知名的街道径直向西走,穿过此前熟悉的几个路口,十多分钟之后,眼前出现一个有繁体中文铭牌的街口,这里是位于曼城市中心的中国城。
沿着中国城的狭窄街道走着,东方面孔突然增多,心里突添了更多的亲切感。浏览那些不大的各式门店的中文铭牌,餐饮店、超市、理发店,还有家中医馆,街头时有老者、少年游弋,却少有出入门店者。安静的街区,充斥着闲散的气息。“老地方”是家熟悉的餐馆,三月底我刚来时,萌就领我到过这里。东西向有两条狭窄的街道,长不足百米。道旁陈旧的建筑见证了它的久远。一个不大的停车场夹在南北平行的两街中间,旁边有座醒目的中式牌楼,上书“曼彻斯特中国城”几个大字。
我想到当年那些同胞,以巨大的勇气,远渡重洋来此谋生之艰辛。不知历经几代人的付出,才占得这一方小天地。如今出洋的学子与旅客,到此膜拜无疑会寻得,一丝安慰与归属感。
6月2日 星期一
一岁娃的智力啥样?
我正在观察中,逐渐看清它的模样。
今天一大早,萌九点多乘火车去了爱丁堡,伟也去上班了,留我一人在家带孩子。
十二点半,骏自个在客厅睡午觉。大约三点钟,他睡醒后悄无声息,也没有哭闹,竟然自己从客厅爬到卧室来,当时我正坐在桌前,听见有轻微的动静,回头一看才发现,他笑着正在朝我张望。
刚刚一岁的宝宝,几乎每几天就有新变化,包括智力、胆识、技能都在飞速增长, 这太令我惊奇了。
下午六点多,给他喂了菠菜粥,吃了一点儿香蕉,八点钟喝了奶。缠着我玩了会儿,嘴里呀呀之语不住,不知说的啥。
晚上十点多,骏先是自个儿在床铺上不停地翻滚,明显瞌睡了。随即小闹了几下,我把他抱在怀里,很快就睡了。
6月3日 星期二
人老了,每天总醒得早。五六点钟,会被尿意唤醒,待洗漱毕也没了睡意。坐到桌前,晨阳从窗户照进屋子,格外亮堂。目光投向楼下,一眼望着空旷的街道,一边刷手机看新闻。
不觉得,已近九点时分。忽然,骏的呀呀之声,飘入了耳中。那稚嫩而欢快的声音,瞬间撩拨出了我的怜爱。仅仅出生373天的小生命,怎能不让人心生呵护之念呢?
刚刚睁开眼的骏,就以他唯有的运动方式,在地面上飞快地爬行着,来到我身边。我兴奋地把他抱起,肉嘟嘟的身子,热乎乎地和我贴在一起——我的小祖宗呀!
平日,骏每每爬到我脚下,小手扯我的裤脚,嘴里发呀呀之声。我知道那是央求我抱起他。
等我弯下腰,双手刚一掐在他腋下时,他的一只脚便顺势离地,不住地蹬向空中,渴望的眼神紧紧盯着我。我一直纳闷,不知他从哪里学来这个动作。看来,这个小家伙又长心眼了。
随后几次求抱,他干脆双脚同时离地,把自己吊到空中,让我把他抱起。一次,当我兴奋地把他的这个小伎俩,有意展示给他妈妈看时,他竟然流露出了故意为之的憨笑,真是可爱极了。
6月4日 星期三
面条是老陕的最爱,几天不吃就想得慌。这一点,在我准备赴英时就想到了。于是,在网上买了个手动压面机,塞在行李箱里带来了。
一千五百克装的中筋面粉,售价一英镑。早晨八点钟起床后,先用淡盐水和面,加个鸡蛋。做面条的面要硬一点。醒面二十分钟左右,揉一揉再醒,这样做出的面条更筋道。
十点钟开始压面。手动压面机,虽然慢些,用熟练了也很顺手。萌一直想吃卤面,我从网上找到蒸卤面的视频,便学着做了。网络上做饭的视频各种各样,不愁不会做。
自己动手做饭,自有其乐趣。
压面机压出的生面条,先直接上锅蒸十分钟,同时开始炒菜。菜炒七分熟,加水没住菜,把菜捞出。接着把蒸好的面条抖散,放到菜汁里焖五分钟,让面条充分软化并吸足菜汁,然后把面条和此前捞出的菜一起上锅再蒸十分钟。
掀开锅盖,面香和着菜香,扑面而来。卤面做好了,先给萌盛一碗尝尝。一大口下肚,“不错,就是这个味道!”自制卤面成功了。
其实,人到了异地,也不可能常在外用餐,家常饭吃着舒服。无论在哪里生活,能带给人更多安稳、可亲、可口的,还是自己亲手做出的饭菜。
6月8日 星期日
晨,自睡梦醒,忽触及昔日一职景:廿年(2001—2021年)青春,竟似昨日那场雨,风住雨歇,一夜间消逝无踪。每每想起那些无法挽留的时光,内心深处的苦闷,难以言表。
在外人羡慕的职场,以职业为基忙碌多年,且不得已踏入虚渺之地十五六载,铠甲硬得快脱不下来了。那些年,只能没黑没明地挺着,又曾被几段暗夜笼罩,人怎能舒心呢?
6月9日 星期一
时间的推力真大,每个人都被它推搡着,一刻不歇地往前走,没有人可以停下来。这种无可奈何,产生于清晨刚睁开眼的一瞬间,却也让我浮想联翩。
生命与非生命,在时间面前同样如此被动着。只是有限生命的动是看得见的,而非生命的静则不易察觉而已。村口废弃多年的那个碌碡,和我小时候见到的模样几乎没啥变化,而当年常喜欢蹲在那里聊天的,那些老人多已不在人世了。我每次从旁经过,总要回头看它一眼,记忆中许多老人的影子,自然也在脑际复现。
走出村子久了,每到一处新的地方,我那好奇的眼光,总是应接不暇地四处打量,却怎么也树不起那种时间轴的概念,时间在这新的环境里似乎停滞了。
到了某个生命点,我也曾想停下来,仔细回顾一番往昔,可同样也做不到。
6月10日 星期二
我说:人生首次直立行走,与爬行的体验有何不同?
被问者却不回答,只是咧着小嘴,不住地憨笑。
从这一天始,都没想到骏这么快,就要我扶着他学步了。这一天来得突兀而令人惊喜,尽管我躬着僵硬的身子,也只能随着他,笨拙地一步步向前挪动。
我抓着他的两只胳膊,扶着他走了二三十米。结果他还意犹未尽,竟然不愿意坐下了。过不大一会,他又开始扯我的裤脚,这我就得判断他是让抱起,还是要扶着走了。
凡人的生活总是于琐碎中,不断往而复始,从不缺少兴趣盎然。然而,这一切多源于自得自乐。
(待续)
作者简介
泽众:本名谭文德,陕西渭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热衷于文学创作,发表作品近百万字。已出版散文集《草叶集》、《心归云水间》。曾获第五届杜鹏程文学奖。
编辑/王雲飞
审核/闵盼龙
渭南青年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