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波人,目光始终围绕着江南的小桥流水、海港渔火。我们习惯了甬江晨雾里的温润,熟悉了鼓楼沿巷弄里的软糯方言,就连餐桌上的海鲜,也多是清蒸白灼的精致细腻。
直到这个金秋,我从烟雨江南一路向北,闯入了张家口这座塞北之城。七天的深度漫游,让我对北方城市的认知被彻底刷新,这6点印象,深刻到不吐不快,每一点都藏着它独有的魅力。

一、风里藏着塞北的风骨,却也裹着烟火的温柔
出发前,就早有耳闻张家口被称作“风城”,作为常年吹着宁波咸湿海风的人,我本以为“风”不过是大同小异的存在,直到车轮驶入张北草原的那一刻,才懂什么叫“塞北之风,自有风骨”。
站在草原天路上,风掠过发梢,带着远处风车转动的“呼呼”声,瞬间吹散了长途自驾的疲惫,连呼吸都变得清透。它能吹得草原上的格桑花此起彼伏,像一片流动的花海;也能让蓝天白云显得格外澄澈,仿佛伸手就能触碰。

二、美食的豪爽里,藏着最实在的待客诚意
作为海鲜爱好者,出发前我曾偷偷担心:习惯了梭子蟹、小黄鱼、泥螺的宁波胃,能适应张家口的北方饮食吗?事实证明,我多虑了——张家口的美食,用一种“接地气的豪爽”,狠狠征服了我的味蕾。
最让我惊艳的是手把肉。不同于宁波人对肉类“精雕细琢”的做法,张家口的手把肉做法极其简单:选用草原上散养的羊,清水下锅,只加姜片和葱段去腥,煮至肉香四溢后捞出,蘸着少许盐巴或韭菜花就能吃。

第一次用手抓起一大块羊肉时,我还带着几分拘谨,可当牙齿咬下的瞬间,鲜嫩的汁水在口腔里爆开,肉质松软却不失嚼劲,没有一丝膻味,只有纯粹的肉香。


还有莜面窝窝,作为张家口的特色主食,它的口感完全颠覆了我对“粗粮”的认知。

莜面被做成一个个小巧的窝状,蒸熟后筋道爽滑,蘸上用蘑菇、肉末、土豆熬成的肉酱,咸香浓郁,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同行的本地朋友说,莜面是草原上的“硬通货”,耐饿又营养,过去是牧民的主食,如今成了游客必尝的美味。

我想起宁波的年糕,同样是主食,年糕多了几分软糯,莜面窝窝则带着粗粮的韧劲,一南一北,各有风味。
除此之外,黄米凉糕也让我印象深刻。黄米蒸熟后压成糕,淋上蜂蜜和桂花酱,甜而不腻,软糯香甜,完全打破了我对北方甜食“粗犷”的刻板印象。

在张家口的日子里,我每天换着花样吃当地美食,从早市上的油炸糕、豆腐脑,到饭桌上的柴鸡炖蘑菇、山药鱼鱼,每一道菜都分量十足,味道实在,藏着北方人最淳朴的待客诚意。
三、冬奥痕迹未褪色,处处都是热血与浪漫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联合举办地,张家口的冬奥印记,远比我想象中更深刻、更鲜活。即使是非雪季,崇礼区的滑雪场依旧热闹非凡,成为了我这次自驾途中最惊喜的一站。
驾车驶入崇礼,沿途的建筑充满了冰雪元素:棱角分明的“雪屋”造型酒店、印着奥运五环的路灯、绘着滑雪图案的围墙,仿佛走进了一个冰雪主题的童话世界。

除了崇礼,张家口市区的冬奥氛围也十分浓厚。冬奥主题公园里,巨大的冰雕模型栩栩如生,虽然是仿真冰雕,却依旧能让人感受到冰雪运动的魅力;市民广场上,几组滑雪运动员的雕塑姿态矫健,成为了市民和游客打卡的热门地点。

四、城乡风光无缝切换,一步一景皆是治愈
在张家口市区,你能感受到现代都市的气息:宽阔的马路、高楼林立的商圈、充满欧式风情的建筑,让人恍惚间以为来到了北方的海滨城市。
清水河穿城而过,河边的步道整洁干净,市民们在河边散步、健身,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
可当车驶入草原天路,眼前的景象瞬间被颠覆。高楼大厦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在眼前生动上演。

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觅食,远处的风车阵随风转动,像是一个个巨大的白色巨人,守护着这片草原。沿途的野花肆意绽放,紫色的马兰花、黄色的蒲公英、粉色的格桑花,铺成了一片彩色的地毯。偶尔能见到几座牧民的蒙古包,袅袅炊烟升起,为辽阔的草原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五、方言自带喜感,热情藏在每一句吆喝里
作为一名宁波人,我对“方言”有着特殊的情感——宁波话软糯婉转,像江南的小调,可到了张家口,才发现原来方言还能如此“有喜感”。
张家口方言属于晋语,语气抑扬顿挫,自带一种幽默buff。第一次在早市买莜面时,摊主大爷笑着问我:“小伙子,要多少莜面窝窝?咱这莜面,香得很!”那独特的声调、卷舌音与平舌音的交织,让我忍不住笑了出来,虽然有些词语听得不太明白,但那份热情劲儿瞬间拉近距离。我试着用宁波话回应了一句“麻烦来两斤”,大爷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你这话听着真洋气!”

更让我感动的是,当地人的热情藏在每一句方言吆喝里。在街头买烤羊腿,老板会一边烤一边用方言念叨:“快了快了,再烤三分钟,外焦里嫩,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在民宿住的时候,老板娘会用方言叮嘱我们:“晚上草原风大,记得多穿点衣服,别着凉了!”这些带着方言的叮嘱,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格外暖心,让我在陌生的城市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六、慢生活里的烟火气,藏着最本真的幸福
张家口的慢,藏在清晨的早市里。天刚蒙蒙亮,早市上就已经热闹起来了,摊主们慢悠悠地整理着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没有急促的吆喝,只有平和的交谈。
顾客们边挑边和摊主拉家常,“今天的西红柿真新鲜,多少钱一斤?”“这土豆是自家种的吧?给我来五斤!”没有讨价还价的激烈,只有彼此的默契与信任。

我买了一份刚出锅的油炸糕,坐在路边的小凳子上慢慢吃,看着眼前的人来人往,听着熟悉的方言吆喝,心中满是惬意。
张家口的慢,也藏在傍晚的广场上。夕阳西下,市民们纷纷来到广场上活动,老人伴着音乐跳广场舞,动作舒缓而整齐;
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嬉戏,笑声清脆悦耳;情侣们手牵着手散步,享受着宁静的时光。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工作的压力,只有平淡日子里的烟火气。
我坐在广场的长椅上,看着远处的晚霞染红了天空,风轻轻吹过,带来阵阵槐花香,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慢生活的意义——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在平淡的日子里,感受生活的本真与幸福。

从江南到塞北,张家口用它独有的风、美食、风光、方言和慢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座既有塞北豪情,又有市井温情的城市,不像宁波那般精致婉约,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它让我明白,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看遍风景,更在于感受不同城市的气质与温度。如果你也厌倦了都市的快节奏,渴望一份辽阔与自由,不妨来张家口走一走,相信你也会像我一样,被这座城市深深打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