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客户端讯(记者呼延世聪)10月22日,石家庄滹沱宾馆内暖意融融,老照片里的法式建筑与屏幕上的现代轨道交相辉映,空气中弥漫着跨越百年的历史厚重感与跨文化交流的鲜活气息——作为石家庄法国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正太铁路与正太饭店中法历史文化研讨会”举办。
本次研讨会以“铁轨连山海,文明共华光”为主题,汇聚中法两国文史界、铁路界、建筑界专家学者及政企代表,一场关于历史传承、文化交融与未来合作的对话,在清脆的翻译耳机传声中徐徐展开。
石家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建平率先致辞,“1907年建成的正太铁路与正太饭店,是中法合作镌刻在石家庄大地上的‘城市印记’。”只见她抬手示意身边的法方嘉宾,笑着引用法语谚语“Petitàpetit,l’oiseaufaitsonnid(一点又一点,小鸟筑成巢)”,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热烈掌声。她表示,16位法方嘉宾与15名中方嘉宾齐聚一堂,既是重温历史,更是续写友谊,期待塞纳河的工程密码与太行山的文化基因碰撞出更多火花。
法国著名作家、经济学教授卡洛琳·皮埃尔在致辞中强调,正太铁路不仅是交通工程奇迹,更是中法文化交融的鲜活载体,其历史价值值得两国共同挖掘与珍视。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戴建兵则从石家庄的历史视角出发,肯定了正太铁路在近代中国交通发展与区域经济变迁中的重要地位,期待石家庄与法国建立更加密切和友好的关系。
随后,研讨会围绕“中法科技工程的过去与未来的发展”“晋冀铁路历史及发展”“正太铁路和正太饭店”三大主题展开深度对话。
在“中法科技工程的过去与未来的发展”主题研讨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亦师以国家大剧院等案例,从宏观视角梳理中法科技工程的合作脉络,“百年前的正太铁路是技术交融的起点,如今的合作则更注重文化共鸣”。话音刚落,法国达索飞机公司前驻华代表、正太铁路建造总工程师第四代后裔奥利维耶・拉佩里埃便接过话茬,只见他眼中满是自豪,“我的曾祖父参与了正太铁路建设,今天在这里看到两国依然在科技工程领域携手,这是珍贵的传承。”
在“晋冀铁路历史及发展”主题研讨中,中国铁道博物馆副馆长李海滨系统梳理了晋冀铁路的发展脉络,明确正太铁路作为区域重要交通动脉的历史地位;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武以《铁路、工业和城市文明》为题,介绍了企业在铁路货车、空调冷链、现代城市交通装备领域的产业成就,提及石家庄造空调服务大巴黎地铁、中老铁路冷藏箱等国际合作成果。山西作协原副主席韩石山则以文学视角,将正太铁路定位为“交替时代的典型事件”,解读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随着《正太饭店——地标里的新活力》宣传片登场,复古的建筑风貌与现代的活化利用场景交织,让法国波尔多市前副市长安妮・布雷齐永频频点头。“太令人震惊了!”她在交流中直言,“正太饭店的历史故事和保护成果,让我看到了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我非常感动,期待未来中法能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
聚焦“正太铁路和正太饭店”这一历史地标,石家庄市政府参事、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原所长张献中从文物保护角度,提出了正太饭店等历史建筑群申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建议;正太铁路建造总工程师第五代后裔奥古斯丁·拉佩里埃,围绕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文化地标传承等议题分享见解,奥古斯丁表达了对家族先辈参与正太铁路建设的骄傲之情,以及传承中法友谊的期许。
百年铁轨见证下,本次研讨会汇聚智慧、凝聚共识,既厘清了正太铁路与正太饭店的历史细节,更搭建了中法文化交流的长效平台,这场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为中法文化交流与务实合作注入了新活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