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新疆·塔城巴克图论坛在塔城中亚文化交流中心盛大启幕。该论坛由塔城地区行政公署和中国国际跨国公司共同主办,以“开发开放促发展、互利共赢创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深化中亚合作、促进跨境贸易,推动塔城口岸经济发展。北京博雅方略文旅集团创始人、首席专家窦文章教授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并在论坛期间受聘为塔城地区“十五五”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
在同期举办的丝绸之路文旅座谈会上,窦文章教授发表了题为“口岸经济赋能塔城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的主旨演讲。他结合当前国家文旅政策导向与国内成功案例,系统阐述了塔城文旅产业把握机遇、实现升级的路径与策略。
一、三大方向解读当前文旅发展新趋势
窦教授指出,如今,政策的加持为文旅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文旅消费呈现新特征。在生活方式上,日常的休闲度假、看演唱会、看展览等“说走就走”的旅行需求明显增加,火出圈的CityWalk成为打开一个城市的正确方式,人们更加追求“随心所欲”“慢节奏”“沉浸式”的体验。在需求侧方面,整体表现出消费主体的迭代与消费行为的差异性特征。通过研究Z世代、都市白领和银发群体这三大主体的消费新特点,发现“沉浸时尚慢生活”“猎奇”“健康实用”是其增生的新需求。对于文旅供给侧,其发生了多维度、深层次的结构性变革,并展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文旅融合扩大成长空间,催生区域文旅业内生增长动力;二是“康养+户外”匹配多元需求,多场景激发消费活力;三是出现越来越多的微视频、短视频、微电影作品,以此来展示人文故事和自然风光,这种新传播方式既重构了产业生态,也重塑了消费链路。
二、口岸经济与文旅的协同发展机制
窦教授深入剖析了口岸经济与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关系。口岸经济与文旅产业互为依托,高效联动、共同发展。一方面,结合口岸经济具备的开放性、综合性和依托性三个特点,窦教授提出,口岸经济对文旅产业的直接促进作用,能够为地方带来巨大的客流;同时,口岸独具的特色能够促进产业融合与产品创新,催生多元化文旅业态;通过口岸的建设可以提升地方基础设施水平与服务能级,优化文旅发展环境,进而有利于国际文化交流与品牌塑造,提升文旅目的地的国际吸引力。另一方面,文旅对口岸经济也起到了带动效用。窦教授认为,对于区域文旅而言,其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口岸能级,使之从“通道”转变为“目的地”,还能进一步推动口岸商业繁荣与消费升级,且通过优化区域文旅营销环境,有利于塑造口岸品牌与城市形象。此外,地方“+文旅+”规划的实施,能够促进口岸贸易与区域产业融合,优化口岸经济结构。对于全域文旅而言,其发展可倒逼口岸基础设施升级,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三、“十五五”塔城文旅基本思路
基于博雅方略集团多年深耕文旅规划的深厚积淀,窦教授为塔城“十五五”文旅发展提出系统思路:第一,需强化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图”,制定《塔城口岸经济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和重点项目,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第二,推动“口岸+”深度融合,做好“核心产品体系”;第三,完善基础设施,打通“微循环”,积极推动文旅智慧化工程,打造“云游塔城”;第四,提升服务品质,优化“软环境”,开展全民旅游服务意识培训,大力培养和引进多语种旅游人才;第五,从“优化现代文旅营销渠道”、“深化区域文旅协同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三个方面,创新营销推广,打响“目的地品牌”。
论坛期间,窦教授还就政策机遇、资源开发、市场联动等议题接受采访。他强调,“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塔城地区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其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为塔城文旅产业的噶站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其二是跨境旅游合作加强,跨境游与本地游的互动双向引流初具规模;其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资源开发加速,提升了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旅游服务的便捷性;其四是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世界各地的游客都纷纷前来参与当地举办的活动。
此次论坛,窦文章教授及其代表的博雅方略文旅集团,以其专业的洞察与前瞻的规划思路,为塔城地区依托口岸经济实现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与实践路径。窦教授指出,在区域合作方面,应推动口岸景区建设,提升智慧景区建设,完善口岸国门景观大道、口岸文化展示馆等建设,提升口岸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同时,深化跨境旅游合作,加强与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更具吸引力的跨境旅游产品。在客源市场方面,可以根据“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客源市场的需求,打造多样化的产品;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旅游宣传推广,提升塔城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完善出入境旅游奖补方案,通过政策激励,鼓励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积极开拓客源市场。在文化交流方面,应深挖塔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内涵,打造非遗展馆、流动博物馆等,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塔城文化魅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