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这个连800米都要喘大气的“脆皮青年”,决定去重走长征路时,才发现革命先辈缺的不是毅力,而是一瓶防晒霜。
“同志,你这防晒霜能借我涂点不?”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门口,一位满脸通红的大哥眼巴巴地盯着我手里快空瓶的防晒霜。这是我参加“新时代青年延安行”的第三天,全团30人已经晒出了7种肤色,活像一支移动的七彩青年先锋队。
说真的,当我第一次听说要重走长征路时,脑海里浮现的是激昂的红色歌曲和帅气的军装照。直到第一天走了10公里后,我才明白——革命浪漫主义都是骗人的,脚底板的水泡才是真的!
---
第一天:理想很丰满,脚底很骨感
早上8点,我们举着旗子从延安宝塔山出发,个个精神抖擞得像要上前线。带队老师激情澎湃地讲述着红军长征的故事,而我却在认真思考:为什么我的运动鞋比红军的草鞋还不给力?
才走了不到5公里,队伍里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等等我”。说好的意气风发呢?说好的斗志昂扬呢?现实是:防晒霜在流汗的脸上和泥,矿泉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最受欢迎的人变成了那个带充电宝的。
不过,当我们在烈日下走到第一个纪念馆时,看着那些复原的历史场景,我突然有点理解了什么叫做“信仰的力量”——毕竟,要是没点信念撑着,我现在就想叫个滴滴回酒店。
第二天:当“脆皮青年”遇上“硬核历史”
今天我们要体验红军过草地的情景。看着眼前这片被精心保护的草地,我暗自庆幸:还好不是真的沼泽。
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这里的蚊子绝对是革命后代,战斗力超强!隔着衣服都能精准定位,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真谛。
在体验挖野菜环节,我成功地把一棵观赏植物当成了野菜,被带队老师当场抓获。“同志,你这要是放在当年,咱们队伍就要提前革命成功了——直接被你这野菜送走。”
笑归笑,当老师讲述红军过草地时,有人因为误食毒草牺牲的故事时,我们所有人都沉默了。那一刻,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记忆。
第三天的“真香定律”
经过前两天的“毒打”,今天起床时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但听说要去参观延安时期的窑洞,好奇心还是战胜了惰性。
看着那些简陋的居住环境,再想想我们昨天还在抱怨酒店WiFi太慢,真是羞愧难当。最让我震撼的是毛泽东写《论持久战》的那个窑洞,里面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几乎什么都没有。
“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写出了改变中国命运的文章。”带队老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我这个离开空调就活不了的现代青年无地自容。
真香时刻出现在下午——我们体验自己动手纺线。当我成功纺出第一根歪歪扭扭的线时,那种成就感居然比打赢一局王者荣耀还强烈!果然,劳动的快乐是刻在DNA里的。
年轻人的“红色觉醒”
这次活动最让我意外的,是同行年轻人的变化。
我们团队里有个00后网红,刚开始全程直播,张口闭口“老铁们”。第三天的时候,她突然关掉了直播,认真记起了笔记。问她为什么,她说:“有些感动,只想留在心里。”
还有个金融圈的“卷王”,原本是被单位强制参加活动的。结果昨天晚上,他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在延安,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不忘初心’。”配图是夕阳下的宝塔山。
看来,红色教育的魅力,在于它总能找到打动你的方式,不管你是哪种青年。
那些让人破防的瞬间
这次旅程中,有几个瞬间让我这个自诩“铁石心肠”的人都忍不住破防了。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我们看到了一双红军穿过的草鞋,鞋底已经磨得几乎透明。讲解员说,这双鞋的主人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杨家岭,我们坐在七大旧址的长凳上,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当年的掌声。
最触动我的是遇到的一位老红军的后代,他说:“爷爷临终前还说,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跟着共产党走完了长征。”
这些瞬间让我明白:历史不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它一直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从“段子手”到“思考者”
说实话,来之前我把这次活动当成了一次“红色旅游”,甚至还准备了不少段子。但走着走着,我就笑不出来了。
当你真正走在当年红军走过的路上,看着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听着他们用生命书写的故事,很难不被触动。
我依然会用幽默的方式讲述这段经历,但内心多了一份敬畏。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代表达敬意的方式——不必板着脸,但心里门儿清。
---
互动话题:
1. 如果你去重走长征路,最想体验哪个环节?最怕的又是什么?
2. 你觉得我们这代人该如何理解和传承长征精神?
3.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个瞬间让你真正理解了“信仰”的力量?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如果你也被我的“防晒霜血泪史”逗乐了,不妨点个赞,让更多小伙伴看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